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洈 | wéi | 9划 | 水名 。出湖北省松滋县西南,至公安县流入界溪河 山名 。在今湖北省境内 洈山, 洈水所出,东入 繇。——《汉书》
|
洧 | wěi | 9划 | 古水名 。源出河南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 洧,水名。在郑。——《广韵》
|
畏 | wèi | 9划 | 险恶的 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
為 | wéi,wèi | 9划 | 介词 因,表示原因。 【组词】:「为何不去?」、「为什么你不赞成?」《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介词 替、给。 【组词】:「为民服务」、「为国增光」。《孟子.离娄上》:「为丛敺爵者,鸇也;为汤、武敺民者,桀与纣也。」唐.杜甫〈客至〉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胃 | wèi | 9划 |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下为肉。本义: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同本义 疾在肠胃。——《韩非子·喻老》 在肠胃。 又如:重瓣胃;胃疸(中医指胃部虚热);胃气痛(方言。胃痛);胃气(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泛指胃病)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三宿。有星3颗,即白羊座35、39、41三星。 如:胃维(胃星之旁)
|
韋 | wéi | 9划 | 名词 去毛加工制成的柔软兽皮。《楚辞.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名词 姓。如唐代有韦应物。
|
峗 | wéi | 9划 |
-
〔三~〕山名,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如“投三苗于三~。”亦作“三危”。
|
峞 | wéi | 9划 |
-
1.古同“嵬”。
2.古同“峗”。
|
苿 | wèi | 8划 | 〈名〉 草名。即“五味子”。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的泛称 即“五味子”。一种落叶木质藤本植物(SchisandraChinensis),叶互生、纸质或近膜质、卵形,花白或淡红色,果实成穗状聚合果。果实入药
|
味 | wèi | 8划 |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
炜 | wěi | 8划 | (形声。从火,韦声。本义:火光明亮) 同本义。 如:炜烨(光耀的样子。引申为明白) 鲜明光亮 。 如:炜炜(炫耀灿烂)
|
玮 | wěi | 8划 | 赞美 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 齐威王答以四臣。——《后汉书》
|
委 | wěi,wēi | 8划 | 曲,委曲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另见 wěi
|
帏 | wéi | 7划 | 遮蔽 其人无衣与裳,惟以布一幅束其阴,上体以被一方,帏而裹之。——《徐霞客游记》
|
尾 | wěi,yǐ | 7划 | 指马尾上的毛 。 如:马尾罗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 如:三尾儿 另见 wěi
|
位 | wèi | 7划 |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 立,站 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 引申为居,处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
芛 | wěi | 7划 |
-
初生的草木花。
|
沩 | wéi | 7划 |
-
沩水,水名,在湖南。
|
纬 | wěi | 7划 | 纬纱;织物的横丝 ,它与经纱交叉,从一匹布的织边到织边。与“经”相对。 如:纬经(犹经纬。纵横交错);纬编针织物 东西向的道路或土地。与南北向的“经”相对 凡地东西为纬。——《大戴礼记·易本命》 正督经纬。——《周髀算经》 又如:纬途(古代都城内的东西大道) 行星的古称 五纬相汁。——《西京赋》。注:“五星也。” 又如:纬象(星象);纬星(行星的总称) 琴徽,系琴弦的绳子 挟人筝而弹纬。——《楚辞·愍命》。王逸注:“纬,张弦也”。 地理学上所假想为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南北分度线。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以南的叫南纬 国中九经九纬。——《周礼·考工记·匠人》 “纬书”的简称。神学附会儒家经典的书 。 如:纬谶(纬书与“论语谶”、“河图”、“洛书”等谶文的合称);纬候(纬书与《尚书中候》的合称。亦为纬书的通称);纬术(纬书之学);纬图(纬书图谶之类的统称);纬说(纬书的学说) 古筝上的弦 。 如:弹纬(弹弦)
|
苇 | wěi | 7划 |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