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
畏
(常用字)
更新时间: 2025-04-28 22:56:27 :64
读音:wèi
- 拼音:wei
“wei”拼音的所有汉字 - 首字母:w
- 部首:田
“田”部首的所有汉字 - 笔画:9
- 五行:土
- 繁体:畏
- 五笔:LGEU
- 英文:Dread
释义
险恶的
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详细释义
- 畏 [wèi]
〈动〉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畏其唇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
敬;敬服
心畏相公。——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
吓唬 。
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
担心
畏有家人来洒扫。——唐· 王建《寒食行》
避开
客子常畏人。——三国 魏· 曹丕《杂诗》
憎恶;怨恨
畏,恶也。——《广雅》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史记·魏公子列传》
忌妒 。
如:畏后生
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吕氏春秋》
〈名〉
通“隈”。弯曲处
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考工记》
罪
畏,罪也。——《广雅》
〈形〉
险恶的
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畏”字词语
- 三不足畏
- 不知无畏
- 不畏严寒
- 不畏风浪
- 不畏强暴
- 不畏风雨
- 愍不畏死
- 不畏
- 不畏强权
- 严畏
- 严师畏友
- 畏之如虎
- 敬畏之心
- 畏而爱之
- 五怖畏
- 令人生畏
- 畏俯
- 畏偪
- 畏光
- 畏兽
- 凛然生畏
- 畏刀避箭
- 畏刀避剑
- 势焰可畏
- 勇者无畏
- 英勇无畏
- 畏匡
- 畏区
- 十九畏
- 夏日可畏
- 狰狞可畏
- 畏咎
- 夤畏
- 畏蜀如虎
- 视如畏途
- 威畏
- 民不畏威
- 媿畏
- 心存敬畏
- 寅畏
- 屏畏
- 畏缩逡巡
- 逡巡畏缩
- 畏弃
- 畏强欺弱
- 畏强凌弱
- 不畏强御
- 畏影而走
- 畏影恶迹
- 畏忌
- 忧谗畏讥
- 畏怀
- 怖畏
- 畏怯
- 怯畏
- 畏恐
- 恐畏
- 畏悚
- 畏惊
- 畏惕
- 畏惧
- 毫不畏惧
- 无惧无畏
- 畏惮
- 惮畏
- 惴畏
- 惶畏
- 畏愞
- 愧畏
- 慑畏
- 畏慑
- 畏慴
- 慴畏
- 憎畏
- 憺畏
- 懔畏
- 懹畏
- 戢畏
- 抑畏
- 拘畏
- 敬畏
- 无畏施
- 无畏
- 无知无畏
- 青春无畏
- 畏景
- 畏服
- 服畏
- 畏罪自杀
- 不畏权贵
- 畏栗
- 检畏
- 畏法
- 畏罪潜逃
- 畏爱
- 视爲畏途
- 牵畏
- 猜畏
- 畏瑟
- 闻而生畏
- 畏葸
- 畏畏缩缩
- 畏罪
- 畏缩
- 施无畏
- 畏胁
- 畏詟
- 祗畏
- 谦畏
- 畏闪
- 险畏
- 畏慕
- 畏葸退缩
- 谨畏
- 畏谨
- 相畏
- 禀畏
- 愁畏
- 畏食
- 畏隹
- 羞畏
- 畏语
- 耸畏
- 警畏
- 畏途
- 赐无畏
- 逼畏
- 罗畏
- 畏肃
- 畏慎
- 畏沮
- 畏垒
- 沮畏
- 畏难情绪
- 畏逼
- 畏震
- 畏迫
- 忧畏
- 重畏
- 困畏
- 畏伏
- 疑畏
- 不畏艰险
- 鉴畏
- 震畏
- 畏龙
迷语
暂未找到成语畏相关迷语
百科释义
畏(wèi),部首:田,动词,亦可作名词,或是形容词。多用来表示怕、敬服之意。作名词时,通“隈”,指弯曲处。作形容词时,意为险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