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誢 | xiàn | 14划 |
-
诤语。
|
綫 | xiàn | 14划 |
-
见“线”。
|
僊 | xiān | 14划 | 名词 经修炼后长生不老的人。同「仙」。 【组词】:「成僊」、「神僊」。 《洛阳伽蓝记.卷一.瑶光寺》:「丹楹刻桷,图写列僊。」
|
僩 | xiàn | 14划 | 形容词 威武勇猛。《说文解字.人部》:「僩,武貌。」《广韵.上声.潸韵》:「僩,武猛貌。」 形容词 胸襟宽大开阔。《荀子.荣辱》:「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
|
僲 | xiān | 14划 |
-
古同“仙”。
|
僴 | xiàn | 14划 |
-
古同“僩”。
|
蜆 | xiǎn | 13划 |
-
见“蚬”。
|
尟 | xiǎn | 13划 | 副词 少。同「鲜」。《文选.陆机.叹逝赋》:「戚貌瘁而尟欢。」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盖终其身,尟一日之欢焉。」
|
搟 | xiǎn,xiān | 13划 |
- [ xiǎn ]
-
古同“攇”。
- [ xiān ]
-
古同“掀”。
|
尠 | xiǎn | 13划 | 〈形〉非常少,很不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
|
锨 | xiān | 13划 |
-
掘土或铲东西用的工具,有板状的头,用钢铁或木头制成,后面安把儿。
|
献 | xiàn | 13划 |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
衘 | xián | 13划 | 〈动〉口含,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
酰 | xiān | 13划 |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脂肪酸的结构式中除羟基时所余下的原子团,通式是R·CO-,也叫“酰基”,旧称“醯”
|
腺 | xiàn | 13划 | 生物体内能分泌某些化学物质的组织 。由腺细胞组成,如人体内的唾液腺、汗腺、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等
|
禒 | xiǎn | 13划 |
-
祭余之肉。
|
羨 | xiàn | 13划 |
-
同“羡”。
|
粯 | xiàn | 13划 | 米屑 粯,粉头粯子。——《广韵》 粯,米屑。——《集韵》
|
嫌 | xián | 13划 | 嫌隙,仇怨 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荀子》 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又如:使民无嫌;为了避嫌;涉嫌;前嫌尽释 怨恨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三国志》 又如:嫌恨(怨恨)
|
跣 | xiǎn | 13划 | (形声。从足,先声。本义:赤脚)同本义 跣,足亲地也。——《说文》 公跣而出。——《国语·晋语》 祭不跣者,主敬也。——《礼记·少仪》注 古者以跣为敬,故非大功臣,不得剑履上殿。——《五杂俎》 又如:跣足(赤脚);跣剥(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