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蟳 | xún | 18划 | 名词 动物名。甲壳纲十足目。头胸甲横卵圆形,表面隆起,前侧缘左右各有六颗锐齿。螯足强大,足上各节背、腹缘均具有刚毛,第四对足扁平似桨,适于游泳。腹部密被着软毛。栖息于水草、泥沙的浅海海底,或潜伏于石头下。分布于韩国、日本与国内沿海。可供食用。
|
燻 | xūn | 18划 | (熏的俗字)应用烟、蒸气或毒气于… 。 如:燻屋;燻蒸消毒;燻船;燻蚊子;燻鸡;燻鱼
|
獯 | xūn | 17划 |
-
〔獯鬻〕猃狁。鬻(yù)。
|
嚑 | xūn | 17划 |
-
义未详。
|
薰 | xūn | 17划 | 和暖,温和 蕙风如薰。——左思《魏都赋》。注:“风至之貌也。” 又如:薰风(柔和的风。指夏季的南风);薰薰(和煦的样子) 温和的样子 薰然慈仁。——《庄子·天下》。释义:“温和貌。” 又如:薰然(温和的样子;和顺的样子)
|
壎 | xūn | 17划 |
-
同“埙”。
|
攳 | xún | 16划 |
-
长:“陵乔松,履脩樠,踔~枝,杪标端。”
|
樳 | xún | 16划 |
-
见“桪”。
|
璕 | xún | 16划 | 次于玉的美石 璕,美石次玉。——《字汇·玉部》
|
薫 | xūn | 16划 |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薰,香草也。——《说文》薰草,蕙草也。——《广雅》。按,即今零陵香。一薰一莸。——《左传·僖公四年》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山海经·西山经》腐鼠在坛,烧薰于宫。——《淮南子·说林》 香气、香味。陌上草薰——江淹《别赋》。注:“香气也。”
|
燅 | xún | 16划 | 〈动〉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又如:燖毛;燖鸡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祭礼有腥、燖、熟三献。——宋· 沈括《梦溪笔谈》
|
燖 | xún | 16划 | 把已宰杀的猪或鸡等用热水烫后去掉毛 扬汤燖毛,毛须弥聚。——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 又如:燖毛;燖鸡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 祭礼有腥、燖、熟三献。——宋· 沈括《梦溪笔谈》
|
駨 | xún,xuān | 16划 |
- [ xún ]
-
〔????~〕马奔跑的样子。
- [ xuān ]
-
青骊马。
|
勳 | xūn | 16划 | 〈名〉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同本义,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说文》
|
噀 | xùn | 15划 | [含着液体]喷;喷水 大仙念动咒语,噀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西游记》 用符水在那大球上喷噀数次。——《绿野仙踪》 又如:噀水(将含在口中的水喷出);噀嘴(胡说);噀玉喷珠(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噀血(含血而喷;亦指伸出血红的舌头)
|
蕈 | xùn | 15划 | 高等菌类 ,组成真菌门的成员。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由帽状的菌盖和杆状的菌栖构成。菌盖能产生孢子,是繁殖器官。其种类很多,有的可食用,如香菇;有的有毒。 如:毒蝇蕈 一种食用真菌;尤指蘑菇
|
噚 | xún | 15划 | 名词 量词。英美等国计算长度的单位。为英语fathom的略记。一噚等于六英尺,合一点八二八八公尺。
|
潠 | xùn | 15划 | 动词 将口中含的液体喷出。《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郭宪传》:「宪在位,忽回向东北,含酒三潠。」唐.李贺〈画角东城〉诗:「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
|
潯 | xún | 15划 |
-
见“浔”。
|
勲 | xūn | 15划 |
-
古同“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