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舁 | yú | 9划 | 共同抬东西 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舁夫(轿夫;抬棺者);舁人(轿夫);舁疾(有病勉强行事) 携带 因呼妻子舁金归之,乡里用是重之。——《金史》
|
紆 | yū | 9划 |
-
见“纡”。
|
茟 | yù | 9划 |
-
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亦称“灰菜”。
|
挧 | yǔ | 9划 |
-
姓。
|
昱 | yù | 9划 | 光辉灿烂的,明亮而闪闪发光的 焜昱错眩。——《淮南子·本经》 后一日不亡,帝一日不得亲政。则此七年者,月之朗于夜,非日之昱于昼也。——王夫之《宋论·哲宗》 又如:昱昱,昱耀(明亮);昱奕(明盛)
|
茰 | yú | 9划 |
-
古同“萸”。
|
兪 | yú,shù | 9划 |
- [ yú ]
-
同“俞”。
- [ shù ]
-
同“俞”。
|
虶 | yú | 9划 |
-
〔蚨(fú)~〕蚰蜒(俗称草鞋虫)的别称。
|
乻 | yú | 9划 |
-
1.〈韩〉晚,幼:乻甫。
2.〈韩〉奴婢名用字:乻仁。
3.〈韩〉地名用字:乻阿隅。(今江原道華川)
|
禹 | yǔ | 9划 | (象形。小篆字形。本义:虫名。《说文》:“虫也。”一说为龋虫)远古夏部落领袖。姒姓,名文命,鲧之子 禹、 汤被之矣。(禹、汤(都)遭受过。传说夏禹曾经遭到九年水灾,商汤曾经遭到七年旱灾。被,遭受。)——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尧、 舜、 禹、 汤…皆应运而生者。——《红楼梦》 又如: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禹启(夏禹及其子启);禹鼎(大禹铸的铜鼎。象征国家的命运,代表九州,代表中国)
|
禺 | yú,yù,ǒu | 9划 | (象形。小篆字形,象沐猴形。本义:兽名,一种猴)同本义 禺,母猴属,头似鬼。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亦曰沐猴。——《说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山海经》。郭璞注:“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 另见 yú 名词 一种长尾猿。长尾,赤目。《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晋.郭璞.注:「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
|
俁 | yǔ | 9划 |
-
[~~]容貌大而美的樣子。
|
秗 | yù | 9划 |
-
古同“饫”。
|
俞 | yú,shù,yù | 9划 | 名词 国名。为汉代封与栾布的侯国,其治所约在今国内山东省平原县西南。 名词 参见「俞儿」条。
|
俣 | yǔ | 9划 |
-
大。
|
竽 | yú | 9划 | (形声。从竹,于声。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本义: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同本义 。战国时盛行于民间 竽,竹三十六簧也。——《说文》。按,管乐也。 调竽奇声以耳异。——《荀子·正名》 又如:竽瑟(竽与瑟);竽籁(指笙和箫)
|
臾 | yú | 8划 | 善 臾,善也。——《集韵》 肥沃的。后作“腴” 郡县上臾之壤,守之若干。——《管子》
|
陓 | yū | 8划 |
-
〔杨~〕古湖泽名。
|
衧 | yú | 8划 |
-
〔诸~〕古代妇女穿的大袖外衣。亦作“诸于”。
|
穻 | yū,yǔ | 8划 |
- [ yū ]
-
窗户。
- [ yǔ ]
-
古同“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