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育 | yù,yō | 8划 |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育,生也。——《广雅》 无遗育。——《书·盘庚》 至如今不育。——《国语·晋语》 子孙蕃育之谓也。——《国语·周语》 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易·渐》 又如: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抚养;教育 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 教育子。——《虞书》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又如:育女(养女);育材(育才。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体育 另见 yō 动词 生育。 【组词】:「生儿育女」。《易经.渐卦.九三》:「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后汉书.卷四四.张禹传》:「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 动词 成长。《吕氏春秋.开春论.察贤》:「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文选.潘岳.秋兴赋》:「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
|
於 | wū,yū,yú | 8划 | “乌”的古字。乌鸦 虎豹为群,於鹊与处。——《穆天子传》 另见 yú
|
郁 | yù | 8划 |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
盂 | yú | 8划 |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同本义 盂,饮器也。——《说文》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又如: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痰盂(盛痰用的器皿) 盛饭的器皿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汉书》
|
欤 | yú | 7划 | (形声。从欠,与声。欠,与出气有关。本义:表感叹、反诘、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 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柳宗元《梓人传》 表感叹语气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表反诘语气 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
|
杅 | yú,wū | 7划 | 名词 盛浆汤的器具。《仪礼.既夕礼》:「两敦,两杅,盘匜。」汉.郑玄.注:「此皆常用之器也。杅,盛汤浆。」《后汉书.卷五二.崔駰传》:「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杅。」 名词 沐浴用的器具。《礼记.玉藻》:「出杅,履蒯席,连用汤。」汉.郑玄.注:「杅,浴器也。」唐.孔颖达.正义:「杅,浴之盆也。」
|
余 | yú | 7划 | 农历四月的别称 四月为余。——《尔雅》 姓 “余”的简化字 “余” 另见 yú
|
饫 | yù | 7划 | 吃饱 饫,食过多。——《玉篇》 饫,饱也,厌也。——《广雅》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杜甫《丽人行》 饫肥之肠。——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 饫肥鲜者。又如:饫闻(厌闻。所闻过多而感厌倦之意) 赐 饫,赐也。——《广韵》 又如:饫赐(赏赐丰足) 饫礼,站立行礼 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国语·周语下》 又如:饫歌(行饫礼时所唱的歌诗)
|
扵 | yú | 7划 | 給。《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向。《論語·學而》:「子禽問於子貢。」《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丙子,頒即位詔於天下。」
|
玗 | yú | 7划 | 名词 像玉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玗,石之似玉者。」
|
玙 | yú | 7划 |
-
美玉。
|
妤 | yú | 7划 | ——“婕妤”(jiéyú):汉代宫中女官名
|
妪 | yù | 7划 | (形声。从女,区声。本义:母亲,妈妈) 同本义 妪,母也。——《说文》 老妪夜哭。——《史记》 东海莫贤知其母, 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 东海号曰:“万石 严妪”。——《汉书》 老年妇女 妪,今俗称老妇曰妪。——《正字通》 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公羊传》 妇女的通称 从少妪三十。——《南史·邓郁传》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独与妪居。——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 命妪煮芋。 乃火尔妪。 妪煮芋进。 另见 yǔ
|
忬 | yù,shū | 7划 |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扩展,伸展。舒,伸也。——东汉·许慎《说文》 #展现。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宋·苏轼《浣溪沙》
|
伃 | yú | 6划 | ——“倢伃”(jiéyú):见“婕妤”jiéyú
|
伛 | yǔ | 6划 | 弯腰 (表示恭敬) 形容鬼看见,忙伛去将他一把拿住,思量拉他上船。——《何典》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左传》 通“妪”(yù)。爱抚;抚育 以下伛拊人之民。——《庄子·人间世》 伛伏其子。——《新论·贪爱》 又如:伛拊(怜爱抚养);伛翼(鸟以翼覆盖掩护)
|
圫 | tuō | 6划 | 可以定居的地方。墺,四方土可居也。——《说文》 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鲁迅《祝福》
|
扜 | yū,wū | 6划 |
- [ yū ]
-
1.指挥。
2.持。
3.引;拉:“有人方~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 [ wū ]
-
〔~零〕中国古代西域小宛国地名。
|
屿 | yǔ | 6划 | (形声。从山,与声。本义:小岛) 同本义 为屿,为嵁,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平地小山 屿,平地小山也。——《六书故》 中央之山宜平,则为坻为屿,若以供吾布席置酒之用也。——明· 袁宏道《嵩游第五》
|
聿 | yù | 6划 | 轻快 武骑聿皇。——《汉书·扬雄传上》 又如:聿皇(轻快的样子);聿役(动的样子);聿越(迅速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