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癥 | zhēng | 20划 | 名词 一种腹中结硬块的病症。 《玉篇.疒部》:「症,腹结病也。」
|
證 | zhèng | 19划 | 动词 告发。《说文解字.言部》:「证,告也。」《论语.子路》:「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动词 用凭据、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组词】:「证明」、「证实」。《庄子.秋水》:「证曏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
|
鯖 | qīng | 19划 |
-
见“鲭”。
|
鬇 | zhēng | 16划 |
-
〔鬇〕毛发散乱的样子。
|
鴊 | zhèng | 16划 |
-
1.鶗鵳鸟,即“鹞”。
2.鸡。
|
整 | zhěng | 16划 | 整理;整治 整法度。(整顿法令制度。)——《后汉书·张衡传》 整羁鞘。——《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整旅(整顿军队);整比(整理排比);整弁(整冠);整休(一面整顿,一面休息);整次(整理编次);整抖(整理);整束(整理收拾);整兵(整饬军队) 修补,修理 庆基殿如的有损漏,只令三司差官整补,不得理为劳绩。—— 宋· 欧阳修《论罢修奉先寺等状》 又如:整刷(整治刷新);整拾(整修,收拾) 使吃苦头 。 如:整人;整篓洒油,满地检芝麻(抓了小头,丢了大头,吃了苦头) 准备 到那日,也少不的要整两席齐整酒席,…你与我料理料理。——《金瓶梅》 又如:整制(备办;操办);整驾(备好车马,准备出发)
|
篜 | zhēng | 16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撜 | chéng,zhěng | 15划 |
- [ chéng ]
-
接触:“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
- [ zhěng ]
-
古同“拯”,拯救。
|
徵 | zhǐ,zhēng | 15划 | 动词 召集。 【组词】:「徵兵」。《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动词 责问、询问。 【组词】:「徵询意见」。《左传.僖公四年》:「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上.滇游日记十》:「即徵其地名,据云:为凤田总府庄。」
|
錚 | zhēng | 14划 |
-
见“铮”。
|
鄭 | zhèng | 14划 | 名词 国名。周朝诸侯国之一。故址位于今国内河南省新郑县。 名词 姓。如明代有郑成功。
|
愸 | zhěng | 14划 |
-
古同“整”。
|
箏 | zhēng | 14划 |
-
同“筝”。
|
徴 | zhǐ,zhēng | 14划 | 〈名〉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徵,五声之一,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正字通》@@@@@3.又如:徵羽(宫、商、角、徵、羽五声音节中的后两音)@@@@@另见zhēng
|
踭 | zhēng | 13划 |
-
1.方言,脚跟。
2.使劲,用力。
|
睜 | zhēng | 13划 |
-
同“睁”。
|
塣 | zhèng | 13划 |
-
通。
|
鉦 | zhēng | 13划 |
-
1.一種古代樂器。形似鍾而狹長,有柄,擊之發聲,用銅製成。行軍時用以節止步伐。
2.鍾身正面的上部。
3.古樂器。形圓如銅鑼,懸而擊之。
|
晸 | zhěng | 13划 |
-
日出。
|
徰 | zhēng | 13划 |
-
古同“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