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126条zhu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zhù8
  1. 用文字解释词句

    《说文》无註字。《说文解字序》: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五曰转注。其字作“注。”段玉裁曰:“俗作注”。—— 清· 雷浚《说文外编》

    先儒传埻,一切废不用。——《宋史》

    又如:批注(加评语和注解);评注(评论并注解);注述(注释和著述);注官(注出拟授官职);注家(从事注释的人);注语(用作说明的文字);注赞(关于言行的说明和赞语)

  2. 记载;登记

    一事註乎志,所以恶子也。——《谷梁传》

    重黎记註。——《后汉书》

    又如:注代(古代前后仕官吏替换时登记备案);注记(记载,记录)

zhù,wǎng8
[ zhù ]

行止。

[ wǎng ]

古同“往”。

zhú,dǔ8
  1. 与佛教、佛典有关的

    闲吟竺仙偈,清绝过于玉。——前蜀· 贯休《夜雨》

    又如:竺法(佛法);竺乾(佛,佛法);竺书(佛书;佛经);竺学(佛学);竺教(又称“佛乾氏”。即佛教)

zhù7
  1. 动词 久立。  【组词】:「伫立」。《楚辞.屈原.离骚》:「结幽兰而延伫。」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伫中衢而空轸,巾下泽而莫因。」

    动词 等待、盼望。唐.杜甫〈壮游〉诗:「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zhù7
  1.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2. 同本义(站住)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3. 停止

    杜请 裴追之, 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 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又如:住脚(止步);住罢(停止)

  4. 暂居;居住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住近湓江。

    人道寄奴曾住。—— 宋· 辛弃疾《永遇乐》

    又如: 住坐(居住);住室(供人居住的房间)

  6. 住宿;过夜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7. 家本清河住 王城,须凭弓箭得巧各。—— 令狐楚《少年行》

  8. 保留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住枝。——白居易《母别子》

  9. 做动词的补语

  10. 表示牢固或稳当

    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带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水浒全传》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

  11. 表示停止或静上

    我给你个好主意,虎姑娘立住了,面对面地对他说,…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 老舍《骆驼祥子》

  12.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水浒全传》

zhù,chú7
  1. 同“锄”。除去

    颜不疑归,而师 董梧,以助其色。——《庄子》

  2. 另见 zhù

zhǔ7

强力。

zhù7
  1. (形声。从糸(mì),宁(zhù)声。本义:苎麻)同本义

    紵,麻属。细者为絟,粗者为紵。——《说文》

    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周礼·典枲》

    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诗·陈风·东门之池》

    又如:纻布(麻布);纻缟(纻麻所织的细绘);纻丝(“宋”人称“缎子”)。又指苎麻织成的粗布

    絺、绤、纻不入。——《礼记》

    又如:纻衣(麻衣)

zhù7
  1. 色白如苎麻的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以鬃侵半苎。——吴文英《莺啼序》

zhù6

伫立:~候。~听风雨声。

zhū,shú6
  1. 参见「朱提」条。

zhǔ5
  1. 主要的 。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2. 另见 zhù

zhú29

1.砍:“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牛矢也。”

2.旧时对化学名词“金属元素”的省称。

zhú27

1.蚤。

2.〔~蝓(yú)〕蜘蛛。

3.古同“蠋”,蛾蝶类的幼虫。

zhǔ26

见“瞩”。

zhú25

1.古代锄头一类的农具:“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试诸木土。”

2.斧、锄等自然弯曲的把:“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谓之~。”

3.树木弯曲的地方:“(盐长之国)有木,……百仞无枝,有九~。”

zhú25

古同“烛”:“东~沧海,西耀流沙。”

zhú25
  1. 名词 锄头之类的农具。《国语.齐语》:「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唐.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益市耕牛、铸鎛、钐、鉏、斸,以给农之不能自具者。」

    动词 砍、斫。  【组词】:「斸稻」。

zhú25

古同“烛”,照。

zhú,chuò24
[ zhú ]

谨慎。

[ chuò ]

古同“娖”,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