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錝 | cóng | 16划 |
-
金毛。
|
縦 | zòng | 16划 |
-
古同“纵”。
|
瘲 | zòng | 16划 |
-
见“疭”。
|
燪 | zǒng | 16划 |
-
古同“熜”。
|
磫 | zōng | 16划 |
-
1.质地细腻的磨刀石。
2.石路。
|
縂 | zǒng | 15划 |
-
同“总”。
|
踨 | zōng | 15划 |
-
古同“蹤”。
|
踪 | zōng | 15划 |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又如:踪行(跟着走)
|
潈 | cóng,zōng | 15划 | 小水流入大水。亦指众水相会处 毛传:“潈,水会也。” 铲千寻之峭岸,潈万流之大壑。——《梁书》 急流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又如:潈洞(急流);潈潺(疾流的样子)
|
蝬 | zōng | 15划 |
-
〔三~〕古书上说的一种蛤蜊。
|
熧 | zōng | 15划 |
-
火行穴中。
|
糉 | zòng | 15划 |
-
同“粽”。
|
翪 | zōng | 15划 | 鸟竦翅上下飞翔
|
緵 | zōng,zòng | 15划 |
- [ zōng ]
-
1.古代布帛在二尺二寸的幅度内含经线八十根为一緵,也因此指很粗的布。
2.古同“稯”,古代计量器,满手为一把,緵为四十把。
- [ zòng ]
-
一种网眼细密的鱼网。
|
稯 | zōng,zǒng | 14划 |
- [ zōng ]
-
1.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
2.布八十缕为稯,即一种粗布。
- [ zǒng ]
-
〔~~〕聚集,如“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何为者邪?’”
|
摠 | zǒng | 14划 |
-
同“总”。
|
嵸 | zǒng | 14划 | 高耸 荆山嵸百里, 汉广流无极。—— 南朝 齐· 谢朓《答张齐兴》 又如:嵸森(高耸繁茂);嵸巃(形容山势高峻)
|
綜 | zōng,zèng,zòng | 14划 |
- [ zōng ]
-
1.總集;聚合。
2.整理;治理。
3.量詞。綹;束。
- [ zèng ]
-
见“综”
- [ zòng ]
-
織機上使經線上下交錯以便梭子通過的裝置。
|
粽 | zòng | 14划 | 粽子 服玩果粽,足以致诚。——《南史》
|
緃 | zōng | 14划 |
-
1.有文彩,可以缘饰衣服等的织物。
2.车马的装饰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