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妇 / 时世行

其他名字:山中寡妇/时世行/山中寡妇 / 时世行/山中寡妇/时世行

作者:杜荀鹤

朝代:

山中寡妇 / 时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释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却要向官府交纳丝税,田园荒芜了却还要征收青苗捐。经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任凭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躲避赋税和徭役。

注释

⑴蓬茅】:茅草盖的房子。
⑵麻苎(zhù)】:即苎麻。
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
⑶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⑷和】:带着,连。
⑸旋斫】:现砍。
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⑹征徭】:赋税、徭役。

作者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约846—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表鉴他,授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四·梁书第二十四·列传第十四》有其传)。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上一篇:与小女
近期文章

我本顽痴——我本痴情种
2025-04-29 00:32:01
我本顽痴:我本顽痴txt?
2025-04-29 00:31:40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