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
三山五岳,成语,泛指名山或各地。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今有黄山、庐山、雁荡山新三山的说法;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于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地处黄河附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新三山处于南方,相对于中原稍远,继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南向扩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
|
三百六十行 |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 -
各行各业的总称。形容行业众多。
|
三言五语 | sān yán wǔ yǔ | -
犹三言两语。指很少的几句话。亦指说很少几句话的短暂时间。
|
三江五湖 | sān jiāng wǔ hú | -
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泛指江河湖泊。
|
三饥两饱 | sān jī liǎng bǎo | -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
三寸之舌 | sān cùn zhī shé | -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三百瓮齑 | sān bǎi wèng jī | -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
三好两歉 | sān hǎo liǎng qiàn | -
同“三好两歹”。
|
三朋四友 | sān péng sì yǒu | -
泛指各种朋友。
|
三思而后行 |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三思而行 | sān sī ér xíng | -
三:再三,表示反复多次。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也作“三思而后行”。
|
三拳二脚 | sān quán èr jiǎo | -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
三年化碧 | sān nián huà bì | -
'后以'三年化碧'谓忠心不泯。
|
三战三北 | sān zhàn sān běi | -
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
三沐三薰 | sān mù sān xūn | -
亦作“三
沐三熏”。
|
三年之艾 | sān nián zhī ài |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三言讹虎 | sān yán é hǔ | -
意思是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出自清·秋瑾《致琴文书》。
|
三年五载 | sān nián wǔ zǎi | -
载:年。指三五年的时间。
|
三下五除二 | sān xià wǔ chú èr | -
三下五除二是汉语成语,原为珠算口诀之一。现多形容做事干脆利索。
|
三顾草庐 | sān gù cǎo lú |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