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
均
(常用字)
读音:jūn
- 拼音:jun
“jun”拼音的所有汉字 - 首字母:j
- 部首:土
“土”部首的所有汉字 - 笔画:7
- 五行:土
- 繁体:均
- 五笔:FQUG
- 英文:all
释义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计数或计量的]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中国水名 。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中国州名 。今为湖北省均县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详细释义
- 均 [jūn]
〈形〉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均,平也。——《说文》
乃均土地。——《周礼·小司徒》
土均。——《周礼·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诗·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盖均无贫。
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有无不均。——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均壹(公平专一);均浃(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平均土地征役);均徧(公平周徧);均辨(公平);均平(均匀公平);均遍(均匀周遍);均种(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等同,相同
德虽如舜,不免形均。——《荀子·君子》
又如:均权(权势相等);均科(同等之罪);均敌(犹对等);均礼(行对等之礼)
〈动〉
使…同样;平分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续资治通鉴》
又如:均摊;均贫富
调和,调节 。
如:均两浙杂税;均和(调和,协调);均节(调节);均适(调节适应)
衡量,比较
均之二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均工(按日计酬)
〈副〉
皆,都,全部
均欲奋勇出城。——《广东军务记》
均被火烧。
又如:诸事均已办妥
〈名〉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秉国之均。——《诗·小雅·节南山》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管子·七法》
[计数或计量的] 单位,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夫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均,重不过石。——《风俗通义·钟》
辍舂哀国均。——《文选·任昉·出郡傅舍哭范仆射》
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
中国水名 。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中国州名 。今为湖北省均县
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均”字词语
- 均一
- 一体均沾
- 七子均养
- 七均
- 劳逸不均
- 鸿均之世
- 平均主义
- 均产
- 均人
- 均价
- 均线企稳
- 均值定理
- 平均值
- 均值
- 均停
- 翍均凥
- 分均
- 均衡利率
- 功均天地
- 均匀
- 均匀分布
- 匀均
- 不均匀
- 千均重负
- 均台
- 平均寿命
- 和均
- 国均
- 土均
- 均圣论
- 平均
- 均势
- 户均
- 均等
- 均衡
- 均摊
- 年均
- 均沾
- 音均
- 均调
- 均适
- 均徧
- 五均
- 均心
- 日均线
- 供求均衡
- 均布
- 天均
- 平均律
- 均科
- 候均温
- 均土
- 不均
- 平均差
- 年平均
- 均田
- 均赋
- 均税
- 清均
- 平均曲率
- 常均
- 均徭
- 利益均沾
- 击均
- 米均
- 大均
- 离均差率
- 均差
- 均线
- 月均
- 殚均
- 廉均
- 均州窰
- 覃均
- 平均运距
- 均派
- 均州窑
- 均和
- 大均漂流
- 均工
- 日均
- 均浃
- 运均
- 平均工资
- 曲均
- 平均数
- 成均
- 均籴
- 均平
- 雨露均沾
- 苦乐不均
- 均守
- 均工夫
- 均布荷载
- 平均法
- 被平均
- 庠均
- 成均监
- 均扯
- 人均效能
- 平均地权
- 平均利润
- 灵均
- 均热
- 均礼
- 均种
- 均输
- 均辨
迷语
暂未找到成语均相关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