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秦观


更新时间:2025年3月17日 12:00 浏览量:46

  • 本    名:秦观
  •     名:抹微云君
  • 字:少游、太虚
  • 号:邗沟居士、淮居士
  • 所处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淮南东路高邮[3] 
  • 生日期:皇祐元年十(1049年)
  • 逝世日期:元符三年八月十二日(1100年9月17日)
  • 主要作品:《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等
  • 官    职: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

详细资料


秦观人物生平

秦观早年生活

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秦观出生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

熙宁元年(1068年),秦观因目睹人民遭受水灾的惨状,创作了《浮山堰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

秦观拜谒苏轼

熙宁十年(1078年),苏轼自密州移知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写诗道:“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别子瞻学士》)。次年,他应苏轼之请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称赞他“有屈(原)、宋(玉)才”。在此期间,秦观与苏轼同游无锡、吴江、湖州、会稽各地,结下了友谊。在苏轼的劝说下,秦观开始发奋读书,积极准备参加科考;可是命运不济,两度应考均名落孙山。苏轼为之抱屈,并做诗写信予以劝勉。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路经江宁时,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的才学,后又致书曰:“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王安石也赞许秦观的诗歌“清新似鲍、谢”。在两位文坛前辈的鼓励、称许下,秦观决心再度赴京应试。

秦观初入**

秦观像

元丰八年(1085年),考中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元祐五年(1090年),秦观由范纯仁引荐,得以回京任秘书省正字。

元祐六年(1091年),秦观因“洛党”贾易诋其"不检"而罢去正字。接二连三的****,使得秦观大受打击,对**开始灰心,且有退隐之意。

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自扬州召还,进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秦观迁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京城任职的数年里,秦观得与师友时相过从。

秦观旧党遭贬

绍圣元年(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后,“**”执政,“旧党”多人遭罢黜。**人士章惇、蔡京上台,苏轼、秦观等人一同遭贬。秦观被贬杭州通判,旋贬处州酒监税、后又移至郴州、横州编管,不断南迁。

元符元年(1098年)秋,贬到海康。这是秦观贬谪生涯的最后一站。也就在雷州,秦观走过了他人生最后三年时间。同年初冬,秦观的恩师苏东坡在海南岛昌化军(今海南儋县中和镇),遇赦北归途经雷州,两人相见,恍如梦寐。看了秦观的诗,苏东坡感慨万千。苏东坡走后,秦观的心境也放松了不少,他多次到乡民中体察他们的疾苦,观摩当地的风俗。

秦观晚年生活

元符二年(1099年),秦观年事已高, 身处雷州,自做《挽词》。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坛局势变动,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

秦观主要影响

秦观词作

秦观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首先,在意境创造上,秦观的词作擅长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人的愤懑和无奈,营造出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代表性作品是他贬谪郴州期间所写的《踏莎行》:这篇词作非常深切地抒写出词人遭受流放、前途渺茫、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愁绪。特别是最后两句,因景设问,沉痛地表达出自己远离朝廷、谪放天涯地无奈和悲愤。

其次,在语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例如《望海潮》。

再次,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描绘自然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在词体演进的过程中,秦观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秦观、柳永填制慢词,受到老师苏轼的讥嘲,他在柳永以赋法入词的基础上,更多精研和锤炼,使得慢词的创作走向成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秦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秦观词章法、句法相对疏朗,而字法尤显典雅精致。这种努力发展到周邦彦那里,则更加注重章法上的雕琢、勾勒,意象组接的密丽以及大量化用前人诗句,慢词创作体制更加完备,手法更加繁复,也越发带上了浓重的文人化、技艺化的色彩。这也引导着宋词由天然之美向人工之美转化,如此技艺的进步也消解了词体内在的生机活力。

秦观画像

秦观用疏朗流畅的章法,连接精致典雅的词句,使得词句既较柳永高雅,又不似周邦彦那般凝涩晦昧、难以索解,而是融入技艺又不逞弄技艺,这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佳境,得到了广大欣赏者的普遍喜爱,取得了词史上突出的地位,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一甚至推誉其“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

秦观的感伤词作形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在他之前,晏殊欧阳修以珠圆玉润之笔写作名臣显宦的闲雅之词,晏几道以空灵悠缈之笔写作没落公子的感伤之词,柳七郎风味失之浅俗,苏东坡词的豪宕不羁又非“本色”、“当行”,他们皆不能被广大文士所理解和接受。秦观的出现,则成为人们普遍师法的对象。他出身于下层,在**上受到沉重打击,屡遭流贬之苦,这几乎是封建社会众多下层文士悲剧命运的缩影。秦观以其婉约凄美的优秀词作,传递出广大文士共同的悲哀,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褒誉。

秦观诗作

秦观诗文亦为北宋一大家。秦观诗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在两宋诗坛自成一家。散文以政论、哲理散文、游记、小品文最为出色。其策**笔犀利,说理透彻,引古征今,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秦观在某些特定环境情势,即“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如忆旧、迁谪时制作的这第三种类型的诗,已使原来侑饮娱兴、按拍协歌的传统价值归属摒退于很次等,甚或无相关连的幕后位置。

而另外却命其担荷起诗歌在古典诗教理论里的代言情志功用,遂成为自我主体心态意绪的特定物化形式,以之满足他叹喟命运悲剧、宣泄人生愁烦的现实精神需要。

元好问评秦观诗作为“女郎诗”,后世也多存误解,然秦观现存诗歌共400余首,其中真正有“女郎诗”味的,也不过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

秦观策论

综述

秦少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当然,评论一个作家的艺术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数量而不看质量,有的作家存世虽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撼动的。尽管如此,要历史而客观地评价秦少游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如果只论其词,而不论其诗其文,尤其是不论其策论,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也评不出一个完整的秦少游。

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紧、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

紧扣现实,不尚空谈

秦少游的策论共有50篇,其中进策30篇,进论20篇。认真分析这些策论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较少作书生之空谈。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科之文的要求有关,一方面也与其业师苏东坡的鼓励与点拨有关。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的成就颇高,他的鼓励与点拨当然是经验之谈。

引古证今,说理透彻

策论是古代的一种特有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政**,是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帝王,因而在写作上不能长篇大论地泛泛而谈,篇幅要短,立论要明,论据要足,说理要透。既要注意一事一议、深入浅出,更要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据,言而有序。统观秦少游所写的策论,基本上达到了以上几点要求,特别在引古证今、说理透彻方面更是无懈可击。

结构严密、章法井然

熙宁四年,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建议,改革科举法,“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士”。为了应举,秦少游在策论的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对策论写作的重视甚至超过诗词赋。他曾说“作赋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饤饾为偶俪而已。若论为文,非可同日语也。” 正因为如此,秦少游的策论无论长短都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注意结构和章法的变化。

铺陈排比,气足神完

秦观侧身像[9]

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和后来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讲究运用“整句”铺陈排比,让人读起来感到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很有震撼力。秦少游在饱读大量经典散文的过程中,对散文中如何运用铺陈排比心领神会,加之他青少年时也写过《浮山堰赋》《黄楼赋》《汤泉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和渊明归去来辞》等,特别是为纪念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成功所写的《黄楼赋》就很得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这篇赋“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他把赋中运用得驾轻就熟的铺陈排比又运用到策论中来,就使文章更加气足神完。

综上所述,秦观的策论风格完全可以用“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来一言以概括之。

其实,对秦少游策论的评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很高的。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至于议**字,乃付之少游及晁、张、无己……”。苏东坡《辨贾易弹奏待罪札子》:“秦观自少年从臣学文,词采绚发,议论锋起,臣实爱重其人。”清代梁章冉《扪虱新话》:“……少游文学西汉,所进策论,颇苦刻露,不甚含蓄。若比东坡,不觉望洋而叹,然亦自成一家。”现代著名学者朱东润则说:“予于少游之书,尤喜读进策三十篇,观其所得,导源东波,所见益卓。其论选举与役法者,皆深造而有得,不为世俗之言。”

军事策论

秦观曾进献策论50篇,其中包括大量的谈兵内容。这些谈兵策论,既有助于考察北宋中期的军事思想,又有出色的艺术价值,更还原了秦观形象的豪隽一面。其中《进策》30篇,系统阐述治国安邦之法,既有专论军事问题的,也有兼论到军事的内容;此外则是《进论》20篇,大都是论历史人物,因为一些人物本身或者事件涉及军事的关系,也兼论到一些军事问题。

(一)进策

秦观的30篇《进策》里,《安都》、《将帅》、《奇兵》、《辩士》、《谋主》、《兵法》、《盗贼》上中下、《边防》上中下等共12篇是专论军事的,占了《进策》的四成,另有少量零星兼及。

《安都》针对当时都城开封无险可守而应**长安的提议,认为前代定都长安是依靠地势险要,而本朝则是“以兵为险”,北宋禁军占了**的主力,大都在京畿附近,足以自恃。要供养这么多京畿**,补给运输成为重中之重,开封四面平坦,正好便于漕运。

《将帅》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求分权边将,让一二大员有高度自主权,以方便统制**,提高战斗力,乃专门针对宋代强干弱枝、重文轻武的国策而发。宋代一直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经常削弱武将的权力。一方面,兵将互不熟识;另一方面,中央遥控指挥,边防将领往往不能便宜行事,这都导致宋军战斗力下降。秦观此篇可谓不畏逆鳞,直指要害。

《奇兵》多引用《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讲兵有奇正,以正为基础,以奇兵制胜。

《辩士》讲当攻、守、战都不利的情况下,派怀“三德”、洞“五机”的辩士,可能收到奇效,认为“用兵辩士不可无也”,是正规作战之外的必要补充。

《谋主》借袁绍与曹操的战争为例子,论述谋士们的出谋划策是胜败的枢机。

《兵法》认为用兵之法不过权谋、*阳、形势、技巧,必须“以道用之”,才能为“四胜”。而道则在于治心养气,驳斥世人往往以为养气都是书生之言。

《盗贼》上篇讲不能逼得盗贼穷途末路,要招讨并用,只要惩治首恶,可以宽恕胁从。中篇讲要轻用法术多用能吏,给太守更多的自主权,增强地方军政实力,相机行事。下篇讲要笼络人才,在胥吏中选士,同时增强对武官的重视,不专任进士、制策二科,从而罗致豪杰,弭盗于无形。

《边防》上篇论与西夏的战守形势,建议采取积极态度,攻取横山、灵武,才能巩固边防。中篇讲西夏内部矛盾激化,贵族互相倾轧,党项和诸羌部落也有不合,积弊众多,国势已不如从前,正是宋朝夺回横山、灵武的大好时机。下篇详细论述持久作战的方法,即要攻守结合,一方面采取车轮战的形式不断出兵袭扰,以攻为守,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兴兵屯田,减少转运钱粮补给的困难,等待时机集中力量大举**。

(二)进论

秦观的20篇《进论》大多是就历史人物以及一些重要议题发表己见,涉及军事的主要有《晁错论》、《李陵论》、《诸葛亮论》、《李泌论》、《王朴论》5篇,占四分之一。

《晁错论》强调“理直则师壮”。斩晁错使得师出有名,获得**上的主动是必要的。

《李陵论》就用兵的奇正展开,认为奇兵变招可用,但不可为常态。李陵恃变为常,以寡覆众,所以才会招致失败。

《诸葛亮论》认为诸葛亮是霸者之臣,却不是帝王之臣、礼乐之臣。虽不是一统天下之臣,却以一隅抗中原,不无将略。

《李泌论》讲用兵时善听善谋则无不利。安史之乱时如果肃宗听取李泌的建议直捣老巢先取范阳,就能不会有后来叛将归降难以控制的藩镇之患。

《王朴论》认为人有真材,处事临机时就能应变不穷。用兵之道,要先脆后坚,会捡软柿子。

价值

首先,在内容上,秦观这些谈兵策论,反映了以他的师长苏轼为代表的蜀党在国家军事方面的见解,是考察北宋中期**思想的重要材料。王云五先生便因为秦观“传世之著作中,表现其对于**的主张者颇多……而列为**思想家”。与苏轼类似,秦观也有一些较为通达的治军之论。比如他在《论议上》中谈役法时,倡议折中新旧两党的措施,声称可以既不叫“新法”,也不必全固守“旧法”,别立一个不偏不倚只求实效的“元祐役法”,以削弱党争的色彩。

但秦观也有部分谈兵策论,立论虽高,实用不足。一些篇目的论题都是比较虚的,缺乏具体措施。如《奇兵》大谈出奇制胜的重要性,却没有讲怎样才能出奇;《兵法》把取胜之道同归于治心养气的道,未免玄之又玄;他要实行“元祐役法”,陈义甚高,要拿出具体措施时却只能说“条去取之科,列轻重之目,此则有司之事,臣所不能知之”。较之后世辛弃疾的《美芹十论》,这一缺点就非常明显。在秦观这17篇涉及军事的主要策论中,5篇《进论》不算军事专论姑且不提,12篇《进策》里,《奇兵》、《辩士》、《谋主》、《兵法》4篇都较多地显出这种弊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秦观毕竟算不上军事家,兵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策论属于应试干禄之作,文胜其质,实用性没有那么突出。

其次,秦观谈兵策论的艺术价值更为突出。在篇章结构上,这些策论都经过精心的谋篇布局,章法紧密而又富有层次。尽管内容存在千差万别,秦观总是开篇提出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为议题,然后直述自己对此的论断;随后,大都分为正反两面来论述,正面立论、反面驳论,有时也就事情的几个方面平行展开论述;最后总结自己的论说或者对策,并努力拓展结论的普遍性。

在语言修辞上,秦观策论多用对偶、排比以增强气势,辞藻上却并不浮艳,多用事例来作为论据。秦观的策论对偶、排比句比比皆是,尤其喜欢在开篇点出议题,随即总领分论点时使用。

在选题立意上,秦观策论善用抑扬转折之法,做翻案文章。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评述人物的《进论》中。如《晁错论》,历来论史多为晁错推动大一统却被杀而叫屈,秦观却说:“汉斩错,七国之兵所以破也”。再如《诸葛亮论》,《三国志》中陈寿认为诸葛亮将略非其长,秦观却讲陈寿带了私仇的偏见。这一点继承了他的师长苏轼的风格,苏轼也写过《晁错论》的翻案文章,就说晁错的死是“有以取之”。

秦观历史评价

北宋**家王安石:(其诗)清新似鲍、谢。

北宋文学家苏轼:有屈、宋才。

北宋文学家陈师道:①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②苏明允不能诗,欧阳永叔不能赋。曾子固短于韵语,黄鲁直短于散语。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后山诗话》)

北宋文学家晁说之:纯夫撰《宣仁太后发引曲》,命少游制其一,至史院出示同官。文潜曰:“内翰所作,烈文曰昊天,有成命之诗也。少游直似柳三变。”少游色变。(《晁氏客语》)

北宋文学家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王直方诗话》)

北宋诗僧惠洪: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中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邪?”(《冷斋夜话》)

宋代文学家王灼: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碧鸡漫志》卷二)

宋代**家李纲:少游诗字婉美萧散,如晋宋间人,自有一种**,所乏者骨格尔。然要是一时才者。(《秦少游所书诗词跋尾》)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词论》)

宋代诗论家苏籀:东阿豆萁之敏,子敬蚕种之墨,渊明闲情之赋,三公度曲,与此何远?尝窃评之:黄太史纤秾精稳,体趣天出,简切流美,能中之能,投弃锜斧,有佩玉之雍容。秦校理落尽畦畛,天心月协,逸格超绝,妙中之妙,议者谓前无伦而后无继。晁南宫平处言近文缓,高处新规胜致,朱弦三叹,斐丽音旨,自成一种姿致。概考其才识,皆内重而外物轻,淳至旷达,学无所遗。水镜寓象,谢遣势利,湔祓陈俚,发为新雅。有谓:寓言罕能名之,三公同相照,并驾而驰声,称彰灼于天下,斯文经纬乎?……三公之词,非专玩而独鉴者,实四海九州有识之士其焉。(《书三学士长短句新集后》)

南宋文学家胡仔:无己称:“今代词人,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无咎称:“鲁直词不是当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二公在当时,品题不同如此。自今观之,鲁直词亦有佳者,第无多酋耳。少游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二公之言,殊过誉也。(《苕溪渔隐丛话》)

金末文学家元好问评秦观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一)

南宋词人张炎: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

南宋诗论家敖陶孙: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诗评》)

元代脱脱:①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②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宋史》)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秦少游当时自以诗文重,今被乐府家推做渠帅,世遂寡称。(《诗薮·杂编》卷五)

明代诗文家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

明末清初诗人王士祯:**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高邮雨泊》)

清代学者郭麐:①词之为体,大略有四:**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晏元献、欧阳永叔诸人继之;施朱傅粉,学步习容,如宫女题红,含情幽艳,秦、周、贺、晁诸人是也;柳七则靡曼近俗矣;姜、张诸子,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灵芬馆词话》)②词家者流,其源出于《国风》,其本沿于齐梁。自太白以至五季,非儿女之情不道也。宋立乐府,用于庆赏饮宴,于是周秦以绮靡为宗,史柳以华缛相尚,而体一变。(《无声诗馆词序》)

清代文学家吴衡照: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兹。(《莲子居词话》)

清代词论家周济: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宋四家词选》序论)

清代文学家董士锡: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秦少游词,得花间、尊前遗韵,却能自出清新。东坡词雄姿逸气,高轶古人,且称少游为词手。山谷倾倒于少游《千秋岁》词“落红万点愁如海”之句,至不敢和。要其他词之妙,似此者岂少哉?(《艺概》卷四)

清末词人谭献:淮海在北宋,如唐之刘文房。(《复堂词话》)

清末**学者冯煦:①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蒿庵词论》)②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俊,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①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多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②唐、五代词,不可及处,正在沈郁。宋词不尽沈郁,然如子野、少游、美成、白石、碧山、梅溪诸家,未有不沈郁者。③东坡、少游,皆是情馀于词;耆卿乃辞馀于情,解人自辨之。④秦七、黄九,并重当时,然黄之视秦,奚啻碔砆之于美玉!词贵**,贵忠爱,贵沈郁。黄之鄙俚者无论矣;即以其高者而论,亦不过于倔强中见姿态耳。⑤少游名作甚多,而俚词亦不少,去取不可不慎。⑥“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此亦似是而非,不关痛痒语也。诚能本诸忠厚,而出以沈郁,豪放亦可,婉约亦可;否则豪放嫌其粗疏,婉约又病其纤弱矣。⑦少游、美成,词坛领袖也。所可议者,好作艳语,不免于俚耳。故大雅一席,终让碧山。⑧词法莫密于清真,词理莫深于少游,词笔莫超于白石,词品莫高于碧山,皆圣于词者。⑨《宋七家词选》甚精,若更以淮海易草窗,则毫发无遗憾矣。⑩《莲子居词话》云:“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兹。”此论殊属浅陋。谓北宋不让南宋则可,而以秀艳等字尊北宋则不可。如徒曰秀艳圆融而已,则北宋岂但不及南宋,并不及金元矣。至以耆卿与苏张周秦并称,而不数方回,亦为无识。又以秀字目子野,韵字目少游,圆融目美成,皆属不切。且以大字目东坡,艳字目耆卿,亦不甚确。大抵北宋之词,周、秦两家,皆极顿挫沈郁之妙,而少游托兴尤深,美成规模较大,此周、秦之异同也。(《白雨斋词话》)

清末**词人况周颐: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斗山。黄山谷、秦观、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于长公为近。惟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盖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骋妍于寻常擩染之外,而其所以契合长公者独深。张文潜赠李德载诗,有云:“秦文倩丽舒桃李。”彼所谓文,固指一切文字而言。若以其词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倩丽之桃李,容犹当之有愧色焉。王晦叔《碧鸡漫志》云:“黄、晁二家词,皆学坡公,得其七八。”而于少游独称其“俊逸精妙”,与张子野并论,不言其学坡公,可谓知少游者矣。(《蕙风词话》卷二)

中国近现代诗人夏敬观:少游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比之山谷,诗不及远甚,词则过之。盖山谷是东坡一派,少游则纯乎词人之词也。东坡尝讥少游:“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少游学柳,岂用讳言?稍加以坡,便成为少游词。学者细玩,当不易吾言也。(《吷庵手校淮海词跋》)

清末**学者王国维:①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②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人间词话》)

中国近现代词学家赵尊岳:淮海即好丽字,触目琳琅,如“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一“映”,一“低按”,一“小”字,已经驱使质实为疏秀,人见其风度矣。(《填词丛话》卷一)

秦观轶事典故

秦观梦中题诗

秦观像

秦观在雷州海康宫亭庙下,梦见天女拿一幅维摩画像让他写赞,秦观笃信佛教,于是题道:“竺仪华梦,瘴面囚首。口虽不言,十分似九。应笑荫覆大千作狮子吼,不如搏取妙喜似陶家手。”醒来后,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宋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说,自己在天宁寺,还亲眼从和尚戒禅那里看到这幅字,正是秦观的笔迹。清潘永因所编《宋稗类钞》也提到真迹在雷州天宁寺。

秦观洞房三难

宋嘉佑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在拜访苏轼时,被聪明可爱的苏小妹吸引住了。苏小妹不但精通诗词歌赋,而且联对、针线女红无一不精,只是在“三苏”的光耀下传世之作不多,鲜为人知。秦少游对苏小妹一见钟情,决意将一生的痴情尽付于小妹,以求佳偶天成。 风和雨顺秋方实,郎情妹意渠自成。在一个帘卷西风、菊绽东篱的深秋季节,秦少游与苏小妹这一对有**终于走进了古往今来演绎了无数绝唱的婚姻殿堂——洞房,而他们又在这里继续演绎着承接历史的经典故事。

后经考证,苏轼仅有三个姐姐,苏小妹是虚构人物,秦观的夫人也是徐文美而非苏轼的姐妹,因此“三难”为坊间编造的美好故事罢了。

秦观人际关系

秦观家族本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祖先由会稽迁徙至高邮武宁乡左厢里(今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

  • 妻子:徐文美,潭州宁乡主簿徐成甫女。

  • 妾:边朝华,13岁时被秦观收留,19岁时被秦观纳为妾,1094年5月秦观遣她离去。

  • 儿子:秦湛

  • 女儿:嫁范温

秦观主要作品

从宋刻本看,《淮海集》前后集共四十九卷,其中只有三卷是词,其余赋一卷、诗十四卷、挽词一卷《以上为韵文》,而以文为最多,共三十卷。

秦观词

《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八六子·倚危亭》《**子》《梦扬州》《雨中花》《一丛花》《鼓笛慢》《促拍满路花》《长相思》《满庭芳·山抹微云》《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满园花》《迎春乐》《菩萨蛮》《木兰花》《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蝶恋花》《一落索》《丑奴儿》《南乡子》《醉桃源》《河传》《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满庭芳·晓色云开》《桃源忆故人》《好事近·梦中作》《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点绛唇·醉漾轻舟》《品令》《南歌子·香墨弯弯画》《临江仙》《好事近》《玉楼春》、《南乡子》《临江仙》《渔家傲》《行香子·树绕村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何满子》《忆秦娥》、《风入松》《满江红》《碧芙蓉》《念奴娇》《满庭芳·碧水惊秋》《解语花》《玉烛新》《水龙吟》《石州慢》《喜迁莺》《**子》《沁园》《摸鱼儿》《兰陵王》。

秦观诗

《赠女冠畅师》《秋日》《纳凉》《春日》《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泗州东城晚望》《金山晚望》。

秦观文

《和陶渊明归去来辞》《龙井题名记》《游龙井记》《精骑集(序)》。

秦观合集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著录《淮海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卷二十一著录《淮海词》1卷。《淮海集》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四部备要》本。南宋长沙所刻《百家词》本《淮海词》已不可见。今存在有《淮海词》1卷,收入《宋六十名家词》刊本。又《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本、朱祖谋《疆村丛书》本、北平图书馆影印宋本、叶恭绰影宋校本、龙榆生点校《苏门四学士词》本。

秦观兵法

秦观著有系列谈兵之作:《将帅》《奇兵》《辩士》《谋主》《兵法》《边防上中下》《李陵论》《王朴论》等。

此外,秦观精研《孙子兵法》而能不拘囿于《孙子兵法》,论兵重“谋主”、“辩士”,撰成专篇论述,视之为“胜败之枢机”,弥补前代兵家的缺略。

秦观农桑

《蚕书》虽不满千字,却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农桑之文,对保留中国古代养蚕资料,普及养蚕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秦观后世纪念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观祠,丽水的秦观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祠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据**老者回忆:祠在洛阳河西西巷门外,前后三进,每进五盈,东西两边有厢房。前进大门有”秦淮海先生祠“门额,中进为“顺德堂”,后进有“整齐严肃”匾额,正中供奉秦观牌位,左右配祀秦观的儿子秦湛(处度)和五世孙秦宗贤(思齐)的牌位。庭院内“桐荫如盖,松柏敷荣”。**战争期间,祠大部地废。解放后,建为粮库,现仅存后进一带及两边厢房。

淮海亭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文化宫院内,壁间嵌有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秦观祠碑记》石碑一块,有《秦淮海先生遗像》雕塑,内有刻石盈联:“策论济时艰词宗誉满三千界,江淮存世泽学士**九百年”,为洛阳人文景观之一。

  • 墓址

秦观墓

秦观去世不久,墓即由高邮迁葬至惠山南坡蔡龙山。1986年7月,秦观墓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秦观墓被列为江苏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学术会议

1986年秋,中国学者齐集秦观故里高邮,举行了秦观学术讨论会。

  • 扫墓活动

2015年4月18日到19日,由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分会组织的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首届会员****暨纪念先祖秦观逝世915周年扫墓活动在位于无锡惠山二茅峰的秦观墓地举行。

秦观史料索引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

zhua曲子白渡白颗

上一篇:徐志摩
下一篇:李煜

秦观相关百科


秦观相关文章


sparta(spartacus第一季完整版)

sparta(spartacus第一季完整版)

在深邃的互联网海洋中,探索宝藏般的信息是我们每一位“数字冒险家”的日常任务。而今,一项具有高度热度和期待的探索——“spartacus第一季完整版”,终于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个精彩的视频资源对于我们每一个热衷于观看高品质内容的人来说,都

2025年4月28日 12:51

泥融飞燕子,泥融飞燕子的泥融是什么意思

泥融飞燕子,泥融飞燕子的泥融是什么意思

泥融飞燕子的诗意与深层含义在春天的画卷中,人们常常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泥融飞燕子”这一诗句,正是对春天到来时一种特定景象的生动描绘。其中,“泥融”二字,更是整句诗的点睛之笔,富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下面我们就以这一中心内容展开讨论

2025年4月28日 12:20

教的多音字组词:教的多音字组词一声?

教的多音字组词:教的多音字组词一声?

“教”的多音字组词及发音解析尊敬的网友们,大家好!针对大家关心的“教”字的多音字组词及一声的发音问题,我在此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释。首先,“教”字是一个多音字,其发音根据不同的词语组合和语境有所变化。而当大家提到“教的多音字组词一声”时,主要

2025年4月28日 05:21

庖丁解牛 VS 庖丁解牛翻译

庖丁解牛 VS 庖丁解牛翻译

当然可以,下面我将以网站编辑的口吻来解释一下“庖丁解牛”这个成语的翻译和含义。“庖丁解牛”的翻译及含义解释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庖丁解牛”。“庖丁解牛”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寓意深远。它的字面

2025年4月28日 04:50

sedao(色刀头的字有哪些)

sedao(色刀头的字有哪些)

关于“色刀头”的字有哪些的解答大家好,最近不少网友对包含“色刀头”偏旁部首的汉字非常感兴趣。在中文里,字的构成往往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那么,我们就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色刀头”。从字面上来看,“色”

2025年4月27日 22:11

i promise you——I promise you the moon

i promise you——I promise you the moon

I Promise You the Moon在浪漫的文学中,承诺是一枚银色的纽扣,串起两个人心间那无尽的情愫。今天,我要讲述的,是关于一个承诺的故事——一个关于“我承诺你月亮”的美丽传说。一、承诺的诞生在古老的国度,有这样一对恋人,他们的故

2025年4月27日 05:21

qq个性分组超拽(qq 个性分组)

qq个性分组超拽(qq 个性分组)

“QQ 个性分组”是腾讯QQ软件中一项用户自定义的功能,用于对好友进行分类管理。通过个性分组,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查找和管理自己的好友,同时也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下面将详细介绍有关“QQ 个性分组”的内容。一、什么是 QQ 个性分组?QQ

2025年4月27日 00:32

icq是什么意思,ichq是什么

icq是什么意思,ichq是什么

“ICHQ”是一个相对不常见的缩写或缩写词,它的具体含义可能因不同的语境而异。下面将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释以及模拟一些场景来进一步说明ICHQ是什么,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需要您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提供准确的解释。可能的含义:缩写组合

2025年4月26日 18:50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于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于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探寻其源流与深意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便是其中一句。这句话以其独特的比喻和内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句成语的出处和含义,理解它所代表的哲

2025年4月26日 11:11

孟尝君:孟尝君鸡鸣狗盗典故

孟尝君:孟尝君鸡鸣狗盗典故

孟尝君鸡鸣狗盗典故详解一、典故背景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贵族,以其贤能及善待士人著称。鸡鸣狗盗典故便与孟尝君的智慧和仁义有关。这一典故发生在孟尝君被秦昭王扣留后,他凭借智慧和门客的协助成功脱险的故事。二、典故的智慧方面智谋脱险:孟尝君在

2025年4月26日 02:11

轰隆隆的读音,轰隆隆 读音

轰隆隆的读音,轰隆隆 读音

好的,下面将针对“轰隆隆 读音”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解释。首先,我们来谈谈“轰隆隆”这个词的发音。这个词是一个象声词,常用来形容雷声、炮声等巨大而响亮的声音。在汉语普通话中,“轰隆隆”的读音为hōng lōng lóng。其中,“轰”的发音为h

2025年4月26日 00:51

子的组词——子的组词有哪些词

子的组词——子的组词有哪些词

子的组词及其应用在汉语中,“子”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义的汉字,其组词丰富多样,涵盖了众多领域。本文将详细探讨“子”的常见组词,并尝试通过一些例子来解释其应用和含义。一、子的基本含义与常见组词“子”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既可表示子女、儿女

2025年4月25日 21:20

搞笑图片集锦 VS 搞笑图片配图

搞笑图片集锦 VS 搞笑图片配图

搞笑图片配图:笑点满满的艺术形式在数字媒体时代,搞笑图片配图已成为网络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幽默、诙谐的图像与文字结合,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娱乐体验。本文将介绍搞笑图片配图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其定义与特点、创作手法、流行趋势以及具体实例

2025年4月25日 19:21

凫趋雀跃,凫趋雀跃打一生肖

凫趋雀跃,凫趋雀跃打一生肖

文章主题:“凫趋雀跃打一生肖”一、文章简介本文将围绕“凫趋雀跃打一生肖”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生肖特性的分析,结合文学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详细阐述该主题的内涵和意义。二、生肖与动物形象“凫趋雀跃”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动物活泼跳跃的场景。在十二生肖

2025年4月25日 14:10

结果的拼音(结果的拼音是几声)

结果的拼音(结果的拼音是几声)

揭秘声调之谜:结果的拼音究竟是几声?在浩瀚的语言海洋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其独特的音调和含义。而当我们谈到“结果”这个词时,想必每个人都对其有所感触和认识。但是,你知道吗?当我们想要深入探讨这个词的发音时,其实也暗藏着一场音调的探索之旅

2025年4月25日 12:10

天机(天机和骁龙处理器哪个更好)

天机(天机和骁龙处理器哪个更好)

在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中,处理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效率。天机和骁龙处理器都是目前市场上非常知名的处理器品牌,两者各有优势,具体哪个更好,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来决定。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比较和说

2025年4月25日 09:31

烟波浩渺什么意思——烟波浩渺的意思?

烟波浩渺什么意思——烟波浩渺的意思?

“烟波浩渺”是一个形容自然景观的词语,常用来描绘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广阔和深邃,以及水面上烟雾缭绕的景象。以下是关于“烟波浩渺”的详细说明:一、词语来源“烟波浩渺”这个词语的来源,主要来自古代的诗歌、文学等作品,是对大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和赞美。

2025年4月25日 09:00

句号的用法:小学生逗号句号的用法?

句号的用法:小学生逗号句号的用法?

逗号与句号的用法——以小学生的眼光看待奇妙句子每当说到“句子”,我们都容易联想到由词语串起来的各种精彩情节,但是要了解,组成一个句子的除了词汇本身,还有“逗号”与“句号”这样的小精灵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初识语文的小学生来说,它们的

2025年4月24日 22:20

南平杀人:南平惨案?

南平杀人:南平惨案?

南平惨案:场景化思维下的深度解析一、引言南平惨案,作为一起令人痛心的社会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本文将通过场景化解决问题的思维,对南平惨案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类似事件的预防与解决提供参考。二、事件背景南平惨案发生在某城市的一所

2025年4月23日 21:41

肥肥(肥肥鲨头像)

肥肥(肥肥鲨头像)

“肥肥鲨头像”是一个在网络上流行的形象元素,它通常被用来作为网络表情或个人头像等。关于“肥肥鲨头像”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一、头像特征“肥肥鲨头像”主要指的是一种可爱的鲨鱼形象,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态特

2025年4月23日 13:11

近期文章

will do:will doing something
2025-04-28 19:11:29
will do:will do just fine
2025-04-28 19:11:16
will do,will do的意思
2025-04-28 19:11:04
will do,will do的用法
2025-04-28 19:10:54
will do VS will down
2025-04-28 19:10:46
will do(will do造句)
2025-04-28 19:10:23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