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暍

宛暍

更新时间: 2025-05-04 07:07:56 :58

读音:wǎn yē

韩语:['완 Ye'] 具体详情

日语:['学院暍']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Wan 具体详情

德语:Wan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中暑。

详细释义

举例:《荀子·富国》:“故古人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 杨倞 注:“宛,读为藴,暑气也。《诗》曰:‘藴隆虫虫。’暍,伤暑也。或曰宛当为奥,篆文宛字与奥字略相似,遂误耳。奥,於六反,热也。”

释义:中暑。


例句


"宛暍"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13划
  1. 中暑

    暍,伤暑也。从日,曷声。——《说文》

    夏服君事不及暍。——《大戴礼记·千乘》

    使民夏不宛暍。——《荀子·富国》

    民多暍死。——《汉书·武帝纪》

    又如:暍人(中暑的人);暍死(中暑而死)

  2. 暑热;热

    伤,热也。——《字林》

    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唐· 杜甫《雷》

    又如:暍困(为暑热所困);暍暑(暑热);暍暍(形容极热)

  3. 变色

    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曝书,令书色暍。——《齐民要术》

详情
wǎn,yuān 8划
  1. 参见「大宛」条。

详情
上一篇:宛然如生
下一篇:宛丽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