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截鹤续凫 | jié hè xù fú | -
《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因以“截鹤续凫”比喻事物勉强相代,失其本性。
|
别鹤孤鸾 | bié hè gū luán | -
别:离别。鸾: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比喻离散的夫妻。也作“别鹤离鸾”。
|
孤云野鹤 | gū yún yě hè | -
比喻隐居者或生活清闲、无拘无束的人。
|
猿鹤沙虫 | yuán hè shā chóng | -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
凤鸣鹤唳 | fèng míng hè lì | -
形容优美的声音。
|
鹤鸣九皋 | hè míng jiǔ gāo | -
比喻才德深厚,虽处于卑贱中,仍不掩其光芒。
|
鸡犬皆仙 | jī quǎn jiē xiān | -
比喻因一人发达后,使相关的亲友眷属也随之高升或得势。
|
鹤骨龙筋 | hè gǔ lóng jīn | -
瘦挺虬曲貌。
|
鸣鹤之应 | míng hè zhī yìng | -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暗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骑鹤扬州 | qí hè yáng zhōu | -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
鹤唳华亭 | hè lì huá tíng |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
骑扬州鹤 | qí yáng zhōu hè | -
同'骑鹤上扬州'。
|
骑鹤上维扬 | 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 | -
同“骑鹤上扬州”。
|
鹿伏鹤行 | lù fú hè xíng | -
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
云心鹤眼 | yún xīn hè yǎn | -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
鸾音鹤信 | luán yīn hè xìn | -
比喻仙界的音信。
|
惭凫企鹤 | cán fú qǐ hè | -
凫鸭自惭脚胫短而羡慕鹤鸟的腿胫长。比喻对自己的短处惭愧,而羡慕他人的长处。
|
猿惊鹤怨 | yuán jīng hè yuàn | -
意思是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
离鸾别鹤 | lí luán bié hè | -
比喻夫妻离散。
|
华亭鹤唳 | huà tíng hè lì | -
晋陆机在河桥打了败仗,被人谗陷而判死刑,行刑前叹息再也听不到故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的鹤鸣声。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后以此比喻留恋往事故物或官场受挫之懊悔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