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蜗牛_1的成语

找到121条描写蜗牛_1的成语
成语 读音 释义
马勃牛溲mǎ bó niú sōu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亦作:[[马浡牛溲]]

床下牛斗chuáng xià niú dòu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鸡尸牛从jī shī niú cóng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汗牛塞栋hàn niú sāi dòng

同“汗牛充栋”。

屠所牛羊tú suǒ niú yáng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吴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

吴地(江淮一带)天气炎热,水牛怕热,看到月亮误以为是太阳,就大口喘气。①比喻因害怕某一事物,以至见到类似的事物就害怕。②形容天气十分炎热,或气喘得厉害。

牛蹄中鱼niú tí zhōng yú

处在牛蹄踏出的小坑里的鱼。喻濒临绝境。语本汉刘向《说苑.善说》:'庄周贫者,往贷粟于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瓮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

牛童马走niú tóng mǎ zǒu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气冲牛斗qì chōng niú dǒu

气:怒气。牛、斗:指牵牛星和北斗星,泛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直冲星际。形容怒气或气势很盛。也作“气冲斗牛”。

气吞牛斗qì tūn niú dǒu

气势能吞没牛、斗二星。形容气魄很大。

牛黄狗宝niú huáng gǒu bǎo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

瘠牛偾豚jí niú fèn tún

谓瘦弱的牛覆压在小猪上﹐小猪必死。比喻强国虽德衰﹐兵临弱国﹐弱国亦亡。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杜预注﹕'偾﹐仆也。'孔颖达疏﹕'前覆曰仆。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虽瘠者﹐谓鲁以晋为无德轻之﹐故以瘦牛自喻。'

牛头不对马嘴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所答非所问,或说话语无伦次,前后不一致。

牛郎织女niú láng zhī nǚ

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因私配牛郎,罚使织布,与牛郎隔在银河两岸,每年七月七日夜才得相会一次。后用“牛郎织女”比喻长期分居的夫妇。也泛指一对恋人。

老牛舐犊lǎo niú shì dú

比喻父母疼爱儿女。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斗宿,南斗七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呼牛呼马hū niú hū mǎ

亦作'呼牛作马'。

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以'呼牛呼马'﹑'呼牛作马'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

蜗角斗争wō jiǎo dòu zhēng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斗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放牛归马fàng niú guī mǎ

意思是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对牛鼓簧duì niú gǔ huáng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