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66条bao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bǎo9
  1. 鸟名。头小颈长。鸨科中型和大型狩猎鸟类,与鹤形目的鹤和秧鸡有亲缘关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 。

    如:鸨行(鸨鸟的羽茎);鸨奥(鸨鸟的脾脏与小肠);鸨合(鸨与他鸟相合。比喻男女淫乱)

  2. 旧时的老妓女 。

    如:鸨妓(老妓女);鸨儿(指鸨母,开妓院的女人。即妓女的养母);鸨公(对鸨母丈夫的戏称)

bāo,fú9
  1.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bǎo9
  1. 保育幼儿的妇女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3. 作保证的人

    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4. 服务人员 。

    如:酒保

  5.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6.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7. 通“宝”。珍贵之物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bāo9
  1. (形声。从肉,包声。“包”亦兼表字义。本义:胎衣)

  2. 同本义

    胞,儿生裹也。——《说文》

    同胞之徒。——《汉书·东方朔传》

    善臧我儿胞。——《汉书·外戚传》

    又如:胞衣地(埋胞衣的地方);胞胎(犹胞衣。常指娘胎)

  3. 同胞

  4. 〈形〉 同父母所生者。

    如:胞兄弟;胞姐妹;胞叔

  5. 同一国家的人。

    如:港胞;同胞(同国人);难胞

  6. 细胞的简称 。

    如:胞器;胞间隙

bǎo,bào8
[ bǎo ]

悖。

[ bào ]

怀。

bāo8

〔~子〕某些低等动物和植物在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中产生的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组成的繁殖体。亦作“胞子”。

bǎo8
  1. 足足地 。

    如:饱餐一顿

bǎo8
  1. 珍贵的,宝贵的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李斯《谏逐客书》

    又如:宝刀(珍贵的战刀);宝玉(珍贵的玉);宝书(宝籍。珍贵的书籍)

  2. 贵重的;由于其美丽、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

    如:宝衣(贵重的衣服);宝床(贵重的坐具或卧具)

  3. 敬词

  4.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

    如:宝字(帝王、神仙所写的字);宝位(帝位)

  5.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如:宝鼎(香炉);宝篆(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状如篆文)

  6.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

    如:宝忏(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宝诀(道教修炼的秘诀)

  7.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

    如:宝斋;宝舟;宝号

bào8
  1. 表示两臂合围的量,—抱之大或一抱之多 。

    如:这棵树有一抱粗;两抱草

bāo8
  1. 通“包”。包裹;怀抱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bào7
  1. 报纸 。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情报;警报

bāo5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又如:一包香烟

bào4

用手臂围住:拥~。~小孩儿。合~。~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bǎo28

古同“宝”。

bào23

同“刨2”。

bāo20

见“龅”。

bào20

古同“儤”。

bǎo20
  1. 名词 珍贵的东西。  【组词】:「珠宝」、「国宝」、「传家之宝」。《礼记.礼运》:「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

    名词 旧时钱币。  【组词】:「元宝」、「通宝」。

bāo2
  1. “包”的古体。裹 。现用作汉字的部首名称

  2. 动词 包裹。「包」的本字。《说文解字.勹部》:「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清.段玉裁.注:「今字『包』行,而『勹』废矣。」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bào19
  1. (形声。从火,暴声。本义:炸裂发声)

  2. 同本义

    爆,灼也。——《说文》

    火爆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车胎爆了;爆烈(猛烈爆炸);爆响(突然而猛裂地发出声响)

  3. 燃着

    湿薪未爆先烟。——宋· 范成大《苦雨》

  4. 把食物放进沸油锅里炸 。

    如:爆肚片;爆双脆

  5. 突出来;鼓起

    满额爆出了青筋。——茅盾《子夜》

  6. 火烧物声

    叵堪朋娄多,沸耳作惊爆。——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