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寳 | bǎo | 19划 | 珍宝。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珍贵的东西。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
|
藵 | bǎo | 18划 |
-
◎ 义未详。
|
儤 | bào | 17划 |
-
1.古代官吏值班人。
2.试用:新官随朝~使一年。
3.考场外代笔人。
|
曓 | bào | 17划 |
-
同“暴躁”的“暴”。
|
襃 | bāo | 16划 |
-
同“褒”。
|
虣 | bào | 16划 | 通“暴”。暴虐 禁其斗嚣者,与其虣乱者。——《周礼·地官·司虣》
|
鮑 | bào | 16划 |
-
见“鲍”。
|
闁 | bāo | 16划 |
-
古同“褒”,赞美。
|
賲 | bǎo | 16划 |
-
1.有。
2.粟藏。
|
鴇 | bǎo | 15划 |
-
见“鸨”。
|
褒 | bāo | 15划 | 嘉奖,表扬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褒赞(赞扬称美);褒显(褒扬。称美显扬);褒赏(奖赏)
|
蕔 | bāo | 15划 |
-
1.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2.荒。
|
暴 | bào,pù | 15划 |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暴,日干也。曝,俗。——《广韵》 暴,晒也。——《小尔雅》 书暴诸日。——《考工记》 一日暴之。——《孟子》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颜氏家训·书证》 又如:一暴十寒;暴炙(日晒火烤);暴背(曝背;晒背);暴浣(曝晒洗涤) 暴露;显露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另见 bào
|
緥 | bǎo | 15划 |
-
同“褓”。
|
髱 | bào | 15划 |
-
胡须多的样子。
|
褓 | bǎo | 14划 |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婴儿的被子)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緥,小儿衣也。——《说文》 裼,褓也。——《诗·小雅·斯干》传 但视褓中儿。——刘绩《征夫》 又如:褓乳(婴儿在襁褓中喂奶);褓中儿(指婴儿);褓衣(婴儿衣);褓被(小儿被)
|
靤 | pào | 14划 |
-
痤疮。
|
骲 | bào | 14划 |
-
骨制的(也有用木制的)箭头。
|
駂 | bǎo | 14划 |
-
毛色黑白相杂的马。
|
鳵 | bǎo | 14划 |
-
古同“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