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牁 | kē | 9划 | ——“牂牁”(Zāngkē):古水名;古地名(亦作“牂柯”。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
|
剋 | kēi,kè | 9划 | 动词 胜任。《说文解字.克部》:「克,肩也。」清.段玉裁.注:「郑笺云:『仔肩,任也。』许云:『胜任也。』」唐.刘禹锡〈为杜司徒谢赐追赠表〉:「常惧不克负荷,以忝前人。」 动词 战胜、攻破。 【组词】:「克敌」、「攻无不克」。《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然操遂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
恪 | kè | 9划 | (形声。从心,各声。本义:谨慎、恭敬) 同本义 愙,敬也。——《说文》 敬恪恭俭。——《鲁峻碑》 追存二代三恪之礼。——《孔子庙碑》 恪,恭也。——《字林》 严威俨恪。——《礼记·祭义》 又如:恪忠(恭敬忠诚);恪恭(恭敬,恭谨);恪虔(恭敬虔诚);恪敬(谨慎,恭敬) 庄严 容止严恪,须眉甚伟。——汉· 应劭《风俗通》
|
轲 | kē | 9划 | (形声。从车,可声。本义:接轴车) 同本义 轲,接轴车也。——《说文》 专指古代孟子名 孟子名 轲字 子舆。——《史记·孟子传》正义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 轲。——《石鼓歌》
|
炣 | kě | 9划 |
-
炣;本意火。引申热情,红火;
炣;人名用字。如元朝李炣。
3.潮汕话称(戈),将饭,菜(通常是卷心菜,胡萝卜,马铃薯或芋等),肉(如瘦肉,虾,熏肉,鲩鱼等)烩熟,就称为炣饭。
|
咳 | hāi,ké | 9划 |
- [ hāi ]
-
表示伤感、后悔或惊异:~!我怎么这么糊涂!。~!真有这种怪事儿!
- [ ké ]
-
咳嗽:干~。百日~。连~带喘。
|
勀 | kè | 9划 |
-
古同“剋”。
|
珂 | kē | 9划 | (形声。从玉,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白玛瑙) 同本义 。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带);珂雪(形容如白玉般洁白);珂声(马勒上珂饰的声响) 马笼头上的装饰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张华《轻薄编》 又如:珂月(嵌在马头笼辔上的月形饰物);珂马(珂即马笼头上的玉饰,因称人所乘之马为珂马)
|
勊 | kè | 9划 |
-
古同“剋”。
|
科 | kē | 9划 |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
胢 | qià | 9划 |
-
古同“髂”。
|
柯 | kē | 9划 |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同本义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柯,法也。——《尔雅》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树枝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
刻 | kè | 8划 | 刻薄;苛刻 性刻害,好发人阴私。——《汉书·杨恽传》 诜居官颇刻敛。——《唐书·孟诜传》 又如:刻峭(苛刻;严酷);刻碎(苛刻繁琐);刻诛(严酷的刑罚);刻酷(苛刻;严酷) 急迫 。 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现有);刻不待时(时间紧迫) 刻苦 。 如:刻励(刻苦勤勉);刻厉(刻苦自励)
|
匼 | kē,qià | 8划 | 古代的一种头巾 晚风爽乌匼。——唐· 杜甫《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又如:匼匝(周匝;环绕)
|
坷 | kē,kě | 8划 | ——见“坎坷”(kǎnkě) 另见 kē
|
岢 | kě | 8划 | ——“岢岚”(Kělán):县名,在山西省 参见「岢岚县」条。
|
苛 | kē,hē | 8划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克 | kè | 7划 |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 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另见 kēi
|
壳 | ké,qiào | 7划 | [文]∶坚硬的外皮 蠃蚌脱壳。——[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躯壳;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介壳;外壳;躯壳;枳壳 另见 ké
|
可 | kě,kè | 5划 | 另见 k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