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鬝 | qiān | 22划 |
-
(鬓发)脱落。
|
鰜 | jiān | 21划 |
-
见“鳒”。
|
鰬 | qián | 21划 |
-
大鱯。
|
灊 | qián | 21划 | 古地名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 名词 参见「灊水」条。 名词 县名。故城在今国内安徽省霍山县东北三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江南八.庐州府》:「灊城,春秋时楚之潜邑,……汉置灊县,属庐江郡。」
|
鑓 | qiǎn | 21划 |
-
同“鎗”(日本汉字)。
|
籖 | qiān | 21划 |
-
同“签”。
|
攓 | qiān | 20划 |
-
1.古同“搴”,拔取。
2.古同“攐”,把衣服提起来。
|
騫 | qiān | 20划 |
-
见“骞”。
|
孅 | qiān,xiān | 20划 | 通“纤”。细小 孅,锐细也。——《说文》。段注:“孅与纤音义皆同,古通用。” 妩媚孅弱。——《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师古曰:“孅,细也。”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汉书·食货志上》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
譴 | qiǎn | 20划 |
-
1.責備:“天譴”、“譴責”。漢•王充《論衡•自紀》:“文貴夫順合眾心,不違人意,百人讀之莫譴,千人聞之莫怪。”
2.因罪受罰或被貶:“譴謫”。《元史•卷一七四•張孔孫傳》:“濫官放譴,不可復加任用。”
3.罪過。《北史•卷四十•李彪傳》:“臣有大譴,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室而請死。”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二十三齣》:“怎那經文呵,明寫著外面無干,偏則是女人之譴?”
|
凵 | kǎn,qiǎn | 2划 | 名词 同「坎」。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攐 | qiān | 19划 |
-
1.古同“褰”,把衣服撩起。
2.缩。
3.古同“攑”,举。
|
攑 | qiān | 19划 |
-
举。
|
騚 | qián | 19划 |
-
四蹄全白的马。
|
簽 | qiān | 19划 |
-
见“签”。
|
鵮 | qiān | 19划 |
-
见“鹐”。
|
繾 | qiǎn | 19划 |
-
见“缱”。
|
櫏 | qiān | 19划 |
-
〔桾~〕见“桾”。
|
鏲 | qiān | 19划 |
-
◎ 义未详。
|
濳 | qián | 19划 |
-
古同“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