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洗 | xǐ,xiǎn | 9划 | 洗脚 洗,洒足也。——《说文》
|
怸 | xī,shù | 9划 |
- [ xī ]
-
1.古同“悉”。
2.中药名,即“牛膝”。
- [ shù ]
-
细密。
|
恄 | xì | 9划 |
-
害怕。
|
恓 | xī,qī,xù | 9划 | 参见「恓惶」条。
|
饻 | xī | 9划 | 中国四十年代在老解放区曾用过的一种计算货币的单位,一饻等于若干种实物价格的总和
|
徆 | xī | 9划 |
-
行走。
|
枲 | xǐ | 9划 |
-
枲麻,也泛指麻。
|
係 | xì | 9划 | 动词 悬系。《说文解字.糸部》:「系,悬也。」三国魏.曹植〈辅臣论〉:「群言系于口,而研核是非。」 动词 接续、继承。《文选.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
|
郗 | chī,xī | 9划 | 名词 地名。周朝的属地,位于今国内河南省沁阳县境内。 名词 姓。如汉代有郗虑。
|
俙 | xī | 9划 |
-
1.诉讼时当面对质。
2.〔~然〕感动的样子。
3.解。
|
郤 | xì | 9划 | (形声。从邑,谷(què)声。本义:晋国大夫 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 同本义 郤,晋大夫 叔虎邑也。——《说文》 郤乡在 河内。——《声类》 又如:郤诜丹桂(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假借为“隙”。空隙;裂缝 若白驹之过郤。——《庄子》 相见于郤地曰会。——《礼记·曲礼》 又如:郤穴(孔穴);郤地(两国交界之地。即国境线) 隔阂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与红阳侯有郤。——《汉书·孙宝传》。 师古曰:“郤,与隙同。” 小恙,不舒适 玉体有所郤。——《战国策·赵策》
|
盻 | xì,pǎn | 9划 | 恨视;怒视 褚瞋目盻之, 超不敢动。——《三国志·魏志·许褚传》 又如:盻瞪(睁眼怒视);盻盻(勤苦不休息的样子;恨视的样子;怒视的样子) 动词 看、瞪。《三国志.卷一八.魏书.许褚传》:「褚瞋目盻之,超不敢动。」 形容词 勤苦不休息的样子。参见「盻盻」条。
|
昔 | xī | 8划 | (象形。象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本义:干肉) 同本义 昔,干肉也。——《说文》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与“今”相对) 二曰昔酒。——《周礼·酒正》。? 昔之人无闻知。——《书·无逸》 自古在昔。——《诗·商颂·那》 昔者,圣王之作易也。——《易·说卦传》 昔栾武子。——《国语·晋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 唐· 崔颢《黄鹤楼》 昔自郡城。——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今胜于昔;在昔(过去,从前);昔来(往日以来);昔士(古之贤人) 昨日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昔者,昨天也。” 傍晚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庄子·齐物论》 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史记·楚世家》 通“夕”。夜晚 通昔不寐矣。——《庄子·天运》 昔,夜也。——《广雅》 夏四月辛卯昔。——《谷梁传·庄公七年》 昔昔梦为国君……昔昔梦为人仆。——《列子·周穆王》 为一昔之期。——《左传·哀公四年》
|
怬 | xì | 8划 |
-
1.欣喜。
2.休息。
|
卥 | xī | 8划 |
-
古同“西”。
|
呬 | xì | 8划 |
-
喘息。
嘘,气,运气吐纳一法。
3.休息。
|
穸 | xī | 8划 | 埋葬 玄池早扃,湘沅已穸。—— 南朝梁· 张缵《丁贵嫔哀策文》 墓穴 夫陵域宅神,神本静,今大兴荒废,嚣役密迩,非幽穸所安,改之便。——《新唐书》 又如:窀穸(坟墓);穸台(坟墓)
|
析 | xī | 8划 | 姓
|
肸 | xī | 8划 |
-
多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
|
肹 | xī | 8划 |
-
古同“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