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觿 | xī | 25划 | 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用象骨做成。也用作佩饰 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寄崔二十六立之》 又如:觿年(佩带由象骨制成解绳结饰物的年龄。指童年)
|
鸂 | xī | 24划 |
-
〔~鶒(chì)〕一种水鸟,形似鸳鸯而稍大,多紫色,雌雄偶游。亦作“鸂鵣”;亦称“紫鸳鸯”。
|
蠵 | xī | 24划 | 蠵龟 。一种大海龟,长约一米,嘴钩状,四肢呈鳍足状,背面褐色,腹面淡黄。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海以及自巴西至科德角的大西洋温水域 参见「蠵龟」条。
|
衋 | xì | 24划 | 悲伤 衋,伤痛也。——《说文》 民罔不衋伤心。——《周书·酒诰》 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
屭 | xì | 24划 |
-
同“屃”。
|
矖 | xǐ | 24划 |
-
视;远看:“目~鼎俎,耳听康衢。”
|
鼷 | xī | 23划 | 鼷鼠 ,鼠类中最小的一种 唐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鼷鼬(鼷鼠与鼬鼠);鼷腹鹪枝(比喻欲望不大)
|
鱚 | xǐ | 23划 | 鰓鱼,也叫沙钻鱼 。几种鱚属鱼的泛称,体长六寸到七寸,圆筒形,银灰色,嘴尖,眼大。生活在近海沙底
|
霼 | xì | 22划 |
-
见“叆”。
|
鰼 | xí | 22划 | 泥鳅 鰼,鰌。——《尔雅》
|
襲 | xí | 22划 |
-
见“袭”。
|
騽 | xí | 21划 |
-
1.背脊黄色的黑马。
2.马膝胫间多长毛。
|
爔 | xī | 20划 |
-
同“曦”。
|
騱 | xí | 20划 |
-
前脚全白的马。
|
酅 | xī | 20划 |
-
古地名。在今山东。
|
犧 | xī | 20划 |
-
见“牺”。
|
嚱 | xī | 20划 | 叹词 表示感叹。《集韵.平声.支韵》:「嚱,鸣戏,叹辞。」唐.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飁 | xí | 20划 |
-
风。
|
巇 | xī | 20划 | 隙间 贤者司礼,小人司巇。——《法言》 比喻可乘之机 不能奔走乘机抵巇以要权利。——韩愈《释言》 又如:巇隙(缝隙)
|
闟 | xì,sè,tà | 20划 |
- [ xì ]
-
1.安定。
2.长戟。
3.〔~然〕忽然;突然,如“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谿十里,~然止。”
4.群鸟聚集。
- [ sè ]
-
古通“鈒”:“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
- [ tà ]
-
1.物体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然投镰于地。”
2.床榻。
3.〔~茸(róng)〕同“闒茸”,地位卑贱的人,如“嫉妒~茸(róng)。”
4.古通“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