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挟 | jiā,xié | 9划 | 动词 通达。《诗经.大雅.大明》:「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动词 夹取。通「夹」。《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旧五代史.卷一二七.周书.卢文纪传》:「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
|
洩 | xiè | 9划 | 参见「泄沓」、「泄泄」等条。
|
奊 | xié | 9划 |
-
斜,头不正的样子。
|
恊 | xié | 9划 |
-
1.古同“协”,同心;和协。
2.古同“愶”。
3.服。
|
卸 | xiè | 9划 |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同本义 卸,舍车解马也。——《说文》 卸,卸马去鞍。——《广韵》 空烦卸马鞍。——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 又如:卸车;卸鞍 解除;解下。亦指褪下;脱下 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西游记》 功高马卸黄金甲。——唐· 黄滔《李相公》 又如:卸剥(脱);卸头(妇女卸去头上的装饰);卸除(解除,拆除) 折下;取下 。 如:折卸 交卸;推卸 。 如:卸过(推卸过失);卸印(辞去官职) 降落;落 。 如:卸帆(降帆);卸顶(秃顶) 凋谢 寿星台上,有千年不卸的名花。——《西游记》 月光昏,隔水人断孤村;深巷小,黄叶纷纷都卸。——清· 史震林《西青散记》 倒塌 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儒林外史》
|
垥 | xié | 9划 |
-
堤水。
|
炧 | xiè | 9划 |
-
古同“灺”,残烛:“古殿香残~。”
|
炨 | xiè | 9划 |
-
古同“灺”。
|
峫 | xié,yé | 9划 |
- [ xié ]
-
山貌。
- [ yé ]
-
山名。
|
拹 | xié | 9划 |
-
摧折。
|
缷 | xiè | 8划 | -〈动〉(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同本义
|
祄 | xiè | 8划 |
-
福佑。
|
協 | xié | 8划 | 动词 和合。 【组词】:「协同」、「同心协力」。《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 动词 辅助、帮助。 【组词】:「协助」、「协理」。
|
些 | xiē,suò | 8划 | 助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劝阻等语气。 在《楚辞.招魂》中常见。《楚辞.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楚词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此乃楚人旧俗。」
|
绁 | xiè | 8划 | 系、拴或捆绑 绁子婴于轵( zhǐ)涂(途)。—— 张衡《东京赋》
|
胁 | xié | 8划 | 挟持 是谓胁君。——《礼记·礼运》 乃胁栾中行。——《国语·晋语》。注:“劫也。” 又如: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胁君(胁持国君;被胁持的国君);胁权(挟权。假用君上权名胁迫别人) 威逼,用威力促使 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左传·庄公八年》 使使胁求君主。——《汉书·常惠传》。注:“谓以威迫之也。” 淫而相胁。——《淮南子·本经》 武终不可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胁服夺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胁污(被胁迫而致玷污);胁劫(威胁而劫持之);胁和(迫使讲和);胁服(迫使服从);胁降(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通“翕”(xī)。收缩 ? 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汉书·王莽传中》 又如: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胁肩低眉(胁肩低首。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立正。形容极为恐惧)
|
泄 | xiè,yì | 8划 | 参见「泄沓」、「泄泄」等条。
|
泻 | xiè | 8划 | 盐碱地 。 如:泻土(有盐碱不能生长草木的土壤);泻卤(冒盐碱,亦指盐碱地)
|
伳 | xiè | 7划 |
-
奢侈。
|
灺 | xiè | 7划 | 蜡烛的余烬 余见其旁有麻烛,而灺垂一尺所。——《新论·祛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