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鞵 | xié | 19划 |
-
同“鞋”。
|
瀉 | xiè | 18划 |
-
见“泻”。
|
夑 | xiè | 18划 | 会意。从言,又从炎。表示用言语调和。本义:协和;调和)同本义 燮友柔克。——《书·洪范》
|
鞢 | xiè,dié | 18划 |
- [ xiè ]
-
马缰。
- [ dié ]
-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衣带上用以佩物的金属装饰。
|
藛 | xiě | 18划 |
-
〔泽~〕同“泽泻”,一种草本植物,生长在沼泽地,根入药,茎叶作饲料。
|
擷 | xié | 18划 |
-
见“撷”。
|
謝 | xiè | 17划 |
-
见“谢”。
|
褻 | xiè | 17划 |
-
1.“亵”的繁体字。
2.貼身的衣服。《漢書•卷一○○•敘傳上》:“思有短褐之褻。”
3.輕慢、不莊重:“褻瀆”﹑“褻狎”﹑“褻慢”。《禮記•表記》:“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唐•杜甫《八哀詩•故祕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反為後輩褻,予實苦懷緬。”
4.汙穢﹑不清潔的:“褻器”﹑“穢褻”。
5.親近的、熟識的。《論語•鄉黨》:“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禮記•檀弓下》:“調也,君之褻臣也。”
|
燮 | xiè | 17划 | (会意。从言,从又炎。表示用言语调和。本义:协和;调和)同本义 燮友柔克。——《书·洪范》 又如:燮理阴阳(协调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
|
燲 | xié | 17划 |
-
古同“熁”,火气。
|
獬 | xiè | 16划 |
-
〔~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
邂 | xiè | 16划 | (形声。从辵(chuò),解声)
|
薢 | xiè | 16划 |
-
〔薢茩〕菱的别称。
|
薤 | xiè | 16划 | 一种蔬菜类植物,名为亚实基隆葱 它形成粗的基部,由于病害或昆虫袭击或不利的环境条件而没有正常的球茎 又不食酸薤野菜。——《宛如钓》
|
澥 | xiè | 16划 | 靠陆地的海湾 。渤海湾是大海的一个港汊,故古名勃澥 澥,勃澥,海之别名。——《说文》 海 湖澥天教十载闲,《玉经》功就胜居澥。——《送玉海宗师还山》 又如:澥宇澥
|
嶰 | xiè,jiè | 16划 | 山涧 嶰,山间涧。——《广韵》 又如:幽嶰;嶰壑
|
懈 | xiè | 16划 |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同本义 懈,怠也。——《说文》 夙夜匪懈。——《孝经》 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淮南子》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懈懈(怠惰;懒散);懈厥操觚(怠慢从事);懈忒(懈怠失误);懈沮(懈怠沮丧);懈意(懈怠之心) 疲困;松散 。 如:懈倦(松懈倦怠;松软疲困)
|
糏 | xiè | 16划 | 散;放 。 如:糏糏(放逐。引申为轻贱)
|
廨 | xiè | 16划 | 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使用于汉代,常称郡廨、公廨) 犹地有邮亭,为长吏廨也。——《论衡·感虚》 上岸见一室宇,有似廨署。——《晋书·徐宁传》 又如:廨田(即公廨田。隋唐时给各官署的田。所收地租充办公经费);廨宇(官舍);廨舍(廨署);廨署(官署)
|
諧 | xié | 16划 |
-
见“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