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啞 | yǎ,yā,è | 11划 |
- [ yǎ ]
-
1.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
2.不說話;沒有聲音。
3.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不響聲。
4.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
5.謂色彩暗淡,不明亮。
6.謂使色彩暗淡,不明亮。
7.比喻隱晦難明。
8.蒙騙。
- [ yā ]
-
1.嘆詞。表示驚嘆。
2.助詞。同“呀”。
3.象聲詞。
- [ è ]
-
笑聲。
|
婭 | yà | 11划 |
-
见“娅”。
|
孲 | yā | 11划 |
-
〔~孾(yīng ㄧㄥ)〕幼儿,如“~孾(yīng ㄧㄥ)三岁未识父。”
|
掗 | yà,yǎ | 11划 |
- [ yà ]
-
硬把東西給人或賣給人。
- [ yǎ ]
-
1.揮動:~斧相迎。
2.舀取。
|
涯 | yá | 11划 | 限制,约束 约少不自涯,早爱虫鸟,逐食推迁,未谐夙愿。——沈约《答沈麟士书》
|
铔 | yā,yà | 11划 |
- [ yā ]
-
〔~鍜〕保护颈项的铠甲,如“明光钿甲照~鍜”。
(錏)
- [ yà ]
-
化学元素“铵”的旧译。
|
痖 | yǎ | 11划 |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
埡 | yà | 11划 |
-
见“垭”。
|
琊 | yá | 10划 |
-
同“玡”。
|
笌 | yá | 10划 |
-
竹笋。
|
唖 | yǎ | 10划 |
-
古同“哑”。
|
氩 | yà | 10划 | 一种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元素,存在于空气中,占空气体积的0.94%,亦存在于火山气体中,从液态空气分离获得。主要用于金属加工和电弧焊接时作为保护性气氛,还用于白炽电灯和荧光灯泡、充气电子管以及盖革计数管作填充气体 ——元素符号为A或Ar
|
桠 | yā | 10划 | 成叉状的树枝 桠,木桠杈。——《玉篇》 江东言树枝为桠杈也。——《广韵》引方言 又如:桠杈(树木分枝处);桠枝
|
蚜 | yá | 10划 | 蚜虫。害虫名。通称腻虫 一种害虫,生在豆类、棉花、菜类、稻、麦等的幼苗上,吸食嫩芽的汁液,能分泌一种甜液,古名竹虫,今称木虱,通称“蚜虫”
|
俹 | yà | 10划 |
-
倚;靠。
|
乛 | yǐ | 1划 | 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史记・律书》:其于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 第二,次一等。宋岳珂《程史・番禺海獠》:泉亦有舶獠曰尸罗,围赀乙于蒲。
|
圔 | yà | | |
鸦 | yā | | |
鸭 | y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