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242条zhi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zhì7
  1. 标记;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2.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

    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zhī7
  1. 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

    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纪》支离的

zhǐ6

1.同“址”。

2.水中的小块陆地。

zhí6
  1. 相当于“用”、“凭”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zhì6

治。

zhī6
  1. 形容华美、华丽 。

    如:芝颜(美丽的容颜);芝宇(尊颜)

zhǐ6

功力坚实。

zhǐ6
  1. 美味的食品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不乐。——《论语·阳货》

    又如:甘旨(美味的食物);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旨嘉(美酒佳肴)

  2. 意思;意义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又如: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大旨(主要的意思);宏旨(大旨;要旨);微旨(不是明说,而是含蓄表达出来的意思)

  3. 意图;宗旨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肃宣 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又如:宗旨(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譬(用意和取譬);旨统(旨趣的系统)

  4. 长官的命令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后汉书》

  5. 皇帝的意见,命令

    旨,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正字通》

    又如:传旨;听旨

zhǐ6

风平浪静(日本汉字)。

zhì6
  1. 到…时候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tuó5
  1. 参见「阤靡」条。

zhī5
  1. (形声。从水,十声。本义: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

  2. 同本义

    汁,液也。——《说文》

    拾瀋。——《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后汉书·边让传》

    又如:汁子(汁液;汤汁);汁滓(汁液与渣滓);汁献(求神用香酒);墨汁;豆汁;胆汁;茄汁;酸橙汁

  3. 雨夹雪

    [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礼记·月令》。注:“雨汁者,水雪杂下也。”

zhī5
  1. 支离的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寓言》

    又如:卮言(支离而无统绪或随人妄言,既无主见,也无立场的、随和人意的言论);卮辞(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词)

zhī,zhǐ5
  1. 用在句中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2. 相当于“着”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zhī4
  1. 用于计杆状物品。

    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

    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

    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

    如:25支光的灯泡

zhǐ4
  1. 仅;只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2. 止露尻尾。

  3. 止有剩骨

    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还没有抄完;止有此数了

  4. 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诗·小雅》

zhǐ,zhōng3
  1. 动词 从后而来。《说文解字.夂部》:「夂,从后至也,象人两胫,后有致之者。」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zhī3
  1.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zhì25

古同“秩”:“以言轨式,则论事之体易规;若~品程,则析理之篇滋尚。”

zhì23

见“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