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

其他名字:项脊轩志

作者:归有光

朝代:

项脊轩志
项脊轩,
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每移案,
顾视,
无可置者。
又北向,
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旧时栏楯,
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
已为墙,
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
妪,
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
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
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
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
余泣,
妪亦泣。
余自束发,
读书轩中,
一日,
大母过余曰:”吾儿,
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比去,
以手阖门,
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
儿之成,
则可待乎!”顷之,
持一象笏至,
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
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
故尝为厨,
人往,
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
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
利甲天下,
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
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世何足以知之,
余区区处败屋中,
方扬眉、瞬目,
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
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
吾妻死,
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
余久卧病无聊,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
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释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向前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在庭院周围环绕,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去世的母亲曾经来过这里。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祖祖辈辈都读书,长期以来却没有成就功名,而儿子的成功,却是可以盼到的!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事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我认为:巴蜀寡妇名叫清的,守着丹砂矿井,得到的好处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为表彰她而筑了女怀清台。刘备和曹操争夺天下,诸葛孔明从隆中出山建功立业。当这两个人无声无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时,世人哪里能知道他们?我住在这小小的破屋中,当我扬眉眨眼时,认为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说我跟浅薄的浅井之蛙没什么不同?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注释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书斋名。
】:小的房室。
】:旧日的,原来的。
方丈】:一丈见方。
尘泥渗漉】:(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
】:透过。
】:漏下。
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
】:往下。
雨泽】:雨水。
】:几案,桌子。
顾视】:环看四周。
】:环视。
得日】:照到阳光。
】:光线不明。
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开。
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
】: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挡住。
洞然】:明亮的样子。
栏楯】: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增胜】:增添了光彩。
】:美景。
】:伏下。
】:仰起。
啸歌】:长啸或吟唱。文章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
】: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兀坐】:端坐。
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
】: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珊珊】:树影移动的样子。
迨诸父异爨】:等到伯、叔们分了家。
】:及,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往往】:指到处,处处。
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厨房。
】:已而,随后不久。
】:总共。
】:两次。
相为应答】:一一回答。
】: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岁前指儿童时代。
竟日】:一天到晚。
】:从头到尾。
】:通合,合上。
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
】:向前看。
】:向后看。
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扃牖】:关着窗户。
】:(从内)关闭。
】:窗户。
】:恐怕。
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来归】:嫁到我家来。
】:古代女子出嫁。
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
】:小或矮的桌子。
】:写字。
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手植】:亲手种植。
】:亲手。
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
亭亭】:直立的样子。
】:古称伞。

作者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年近六十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及第后历官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故被称为“归太仆”。一度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归有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
下一篇:捕蛇者说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