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处士序
其他名字:送石处士序
作者:韩愈
朝代:唐
送石处士序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
为节度之三月,
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
冬一裘,
夏一葛,
食朝夕,
饭一盂,
蔬一盘。
人与之钱,
则辞;请与出游,
未尝以事免;劝之仕,
不应。
坐一室,
左右图书。
与之语道理,
辨古今事当否,
论人高下,
事后当成败,
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
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
无求于人,
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
求士为国,
不私于家。
方今寇聚于恒,
师还其疆,
农不耕收,
财粟殚亡。
吾所处地,
归输之涂,
治法征谋,
宜有所出。
先生仁且勇。
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
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
具马币,
卜日以受使者,
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
不谋于朋友,
冠带出见客,
拜受书礼于门内。
宵则沫浴,
戒行李,
载书册,
问道所由,
告行于常所来往。
晨则毕至,
张上东门外。
酒三行,
且起,
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
先生真能以道自任,
决去就。
为先生别。
”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
惟义之归。
遂以为先生寿。
”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
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
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无昧于谄言,
惟先生是听,
以能有成功,
保天子之宠命。
”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
”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
”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
遂各为歌诗六韵,
遣愈为之序云。
为节度之三月,
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
冬一裘,
夏一葛,
食朝夕,
饭一盂,
蔬一盘。
人与之钱,
则辞;请与出游,
未尝以事免;劝之仕,
不应。
坐一室,
左右图书。
与之语道理,
辨古今事当否,
论人高下,
事后当成败,
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
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
无求于人,
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
求士为国,
不私于家。
方今寇聚于恒,
师还其疆,
农不耕收,
财粟殚亡。
吾所处地,
归输之涂,
治法征谋,
宜有所出。
先生仁且勇。
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
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
具马币,
卜日以受使者,
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
不谋于朋友,
冠带出见客,
拜受书礼于门内。
宵则沫浴,
戒行李,
载书册,
问道所由,
告行于常所来往。
晨则毕至,
张上东门外。
酒三行,
且起,
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
先生真能以道自任,
决去就。
为先生别。
”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
惟义之归。
遂以为先生寿。
”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
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
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无昧于谄言,
惟先生是听,
以能有成功,
保天子之宠命。
”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
”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
”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
遂各为歌诗六韵,
遣愈为之序云。
释文
二河阳军节度使、御史大夫乌公,就任节度使后的第三个月,各僚属中的贤者访求人才。有人推荐石先生。乌公问:“石先生为人怎么样?”回答说:“石先生深居于嵩、邙两座山和瀍、谷两条水之间,冬天穿一件皮衣,夏天穿一件布衫,早晚用餐,只是一碗饭,一盘蔬菜。人家给他钱,他就谢绝;请他一道出去游玩,他从来借故推辞过;劝他出去做官,却总是不答应。从在一间屋子里,在左右两旁全是图书。同他谈论古今事情的正确与否,评论人物德才的高下,事情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他的话就好歇脚黄河决堤向东顷注那样滔滔不绝国就像四匹马驾着轻车走在熟悉的路上,而又是王良、造父那样的驾车高手在前后驾车。又好象用烛光照耀一样明察秋毫,像数理计算般分析精确,象龟甲占卜预见得准确灵验。”乌大夫说:“先后有隐居终老的心愿,没有什么要求别人,他肯为我而出山吗?”僚属说:“大夫您文武全才,忠孝兼备,为国家访求贤才,不是为自家谋私利。现在贼寇集结在恒州,军队往来环布在它的疆界周围,农民无法耕种收获,钱财均已用尽。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军队往来和物资运输的交通要道,无论政治措施还是军事谋略,都应有人帮助出主意。石先生仁爱并且勇敢,假如凭借大义去聘请并将重任委派给他,他还有什么话推辞呢?”于是乌大夫写好聘请的书信,备好马和礼品,选择好的日子将礼物交给使者,寻找到石先生的住处去聘请他。[2]石先生没告诉家人,也没同朋友商量,整好衣冠就出来会见客人,在屋里恭敬地接受了聘书和礼物。当天晚上就洗澡,准备行李,将好书籍,问清路上经过的地方,并向经常往来的朋友告别是。次日清晨,亲友们一起都来到东门外,为他设宴饯行。酒喝过三巡,石先生将要动身的时候,有人端酒杯说道:“乌大夫真正能以大义访求人才,石先生也真正能以道义作为自己的责任,从而定夺自己的离去或者就职。这杯酒为先生您送别。”又斟了一杯酒祝愿说:“凡是隐居或做官,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定?只有道义为依归。我外务就用这杯酒向先生祝寿。”又斟了杯酒祝愿说:“希望乌大夫永远不要改变他的初衷,不去做那种专使自家富裕发财而让士兵缺乏军粮忍饥挨饿的事,不要内心喜爱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而只有表面上敬重正真之士,也不要被计好奉承的话所蒙蔽,只愿他听从石先生的意见,从而肾取得胜利,有营私利已的打算."石先生起身拜谢这番祝辞说:“我怎么敢不恭敬小心地从早到晚遵照诸位的祝愿劝告去做呢?因此,东都洛阳的人士全都料定乌大夫与石先生一定能密切配合而取得成功。于是大家各自作了一首六个韵脚十二句的诗,委托韩愈我写这篇序。
注释
- 【①乌公】:即乌重胤(761—827),张掖(今甘肃张掖)人。起初在昭义节度使卢从史部下任都知兵马使。810年(元和五年)升河阳节度使。
- 【河阳军】:唐时所置,治所在今河南孟县南。由于唐代的节度使的辖区也是军区,故称“军”。
- 【②从事】: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均自辟僚属,称为“从事”,到宋代废除。
- 【③嵩】:山名,五岳之一,在河南登封县北。
- 【邙】:山名,在河南西部。
- 【瀍】:水名,源出于洛阳市西北,入洛水。
- 【谷】:水名,源出河南陕县东部,在洛阳西南与洛水会合。
- 【④裘】:皮衣服。
- 【葛】:本是一种植物,古代用葛织布做夏衣。此处指粗布的衣服。
- 【⑤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因此称驾车的四马为“驷”。
- 【⑥王良】:春秋时晋国的善御者,传说为周穆王驾车。
- 【⑦数计】:算卜。
- 【龟卜】:古人用火灼龟甲,依据裂纹以推测吉凶。
- 【⑧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唐元和四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叛乱,宪宗派吐突承璀统兵讨伐,未能成功。次年被迫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此处指受其威胁。
- 【恒】:州名,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
- 【⑨殚】:尽。
- 【归输】:运输军用物资。
- 【治法】:治政之法。
- 【征谋】:征战之谋。
- 【撰】:写作。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