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

周邦彦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1日 07:31 浏览量:35

  • 本    名:周邦彦
  •     名:周美成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所处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杭州钱塘
  • 生日期:1056年(一说1058年)
  • 逝世日期:1121年(一说1123年)
  • 主要作品:兰陵王·、瑞龙吟·章台路、满庭芳·老莺雏
  • 主要成就:婉约派集大成者
  • 官    职:大晟府提举
  • 追    宣奉大夫

简介


周邦彦(1056年 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详细资料


周邦彦人物生平

周邦彦博学多才

周邦彦生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或嘉祐三年(1058年)。《宋史》说他年少时“疏隽少检”(意指生活放浪,不守礼节),不为州里推重,但他颇为勤学,因而得以博涉百家之书。

周邦彦献赋获赏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九岁的周邦彦前往荆州游历,次年(1077年)再游长安,暮秋后回到荆州。元丰元年(1078年)夏,周邦彦自荆州东归杭州。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神宗诏增太学生额,周邦彦遂“以布衣西上”,自杭州经天长(今安徽天长)赴京师开封,为太学外舍生。当时开封繁庶,奢靡之风盛行,士人寄情声色,歌舞作乐。周邦彦向为习俗所染,曾步入坊曲,有过冶游**。其《少年游》《一落索》《凤来朝》《望江南》一类的艳词,大都创作于此后的数年中 。

元丰六年(1083年)七月,周邦彦向神宗献上长达七千字的《汴都赋》,神宗览后大感惊奇,召他到政事堂,命翰林学士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赋中多古文奇字,李清臣多不识得,只好读其偏旁。这是一篇摹仿汉代《两都赋》《二京赋》的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因而大获赏识。

献赋之举传播之后,周邦彦名动天下。到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他直升为试太学正。但以后“居五岁不迁”,更加致力于文学创作。在太学的后期,他创作了许多怀乡词。

周邦彦坎坷仕途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后,旧党执政。元祐二年(1087年)春,周邦彦被排挤出京城,任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他先于二月底携家眷回杭州,三月方赴庐州就职。次年(1088年)秋赴荆州,亦担任类似教授的官职。

元祐八年(1093年),周邦彦转知溧水县(今江苏溧水),于春中到任。在溧水任内为政“敬简”,直到南宋时期,仍有百姓能称道其事迹。在理政同时,周邦彦仍“不妨舒啸”,佚诗和词颇多,其词为当地百姓所传颂。

绍圣三年(1096年)二月,周邦彦在溧水秩满,提前离任,重游荆州。次年(1097年),放逐旧党、开启“绍圣绍述”的宋哲宗召回了周邦彦,任命他为国子主簿。

元符元年(1098年)六月,哲宗召对周邦彦于崇政殿,命他再诵《汴都赋》,随后授其为秘书省正字。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崩,宋徽宗即位。临朝听政的神宗向皇后再度打击**,起用元祐旧臣。建中**元年(1101年)春,周邦彦告假南归。崇宁元年(1102年),徽宗亲政,倾向**,周邦彦回京任校书郎。

崇宁三年(1104年),校书郎秩满,乞假南归。返京后任考功员外郎。大观元年(1105年),转任卫尉少卿、宗正少卿。同年,徽宗设大晟府,命周邦彦等讨论“古音审是”。

大观元年(1107年),周邦彦兼议礼局检讨。大观二年(1108年)冬至大观三年(1109年)夏,一度乞假南归。大观四年(1110年),礼书修成,周邦彦因修书有功,得“展两官”。

政和元年(1111年),周邦彦以直龙图阁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但徽宗想要让他修完《政和新修五礼序》,于是将他留在朝中,迁官卫尉卿,直到政和二年(1112年),才让周邦彦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出知隆德府(治今山西长治),并管勾学事。

政和四年(1114年),知隆德府秩满,翌年(1115年)调知明州(今浙江宁波)。在任未久,即于政和六年(1116年)再度被调回开封,拜秘书监。政和七年(1117年),进官徽猷阁待制,接替蔡攸提举大晟府。

后来,由于不愿与宰相蔡京**合作,周邦彦又被逐出朝廷,于重和元年(1118年)出知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次年(1119年),改知顺昌府(今安徽阜阳)。

周邦彦病逝南京

宣和二年(1120年),周邦彦被调知处州(今浙江丽水),不久后被罢职,授提举南京(今河南商丘)鸿庆宫。但他未就职,并从杭州迁居睦州。十月,方腊起义爆发,周邦彦重返杭州,后更避难于扬州。

宣和三年(1121年),一称宣和五年(1123年),周邦彦赴鸿庆宫就任,不久后即病逝于南京鸿庆宫斋厅,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后归葬临安府南荡山(今浙江杭州西南郊周浦一带)。

周邦彦主要影响

周邦彦词

  • 艺术风格

周邦彦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言》)。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周邦彦一生在**上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是在新旧党争的旋涡边缘,不免俯仰沉浮,难以自全,羁旅行役的漂泊感与沧桑感便成为他词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如《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便是这方面的杰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周邦彦虽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为宋徽宗设立的大晟府的“音乐官员”,上宠下捧,过着舒适的“专业创作”生活。身为婉约词人的他,词的内容既被苏轼翻新到极致,他必然要在艺术技巧上出奇制胜。他本人精音乐,又搞过“专业创作”,因此能精雕细琢,研音炼字,在审订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他更能自己度曲,创造了《六丑》等新词牌。总之,他继承了柳永秦观等人成就,开了格律词派的先河,为词的艺术形式作出了贡献。

周邦彦词在艺术技巧上确实高出一筹。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象相交错,技法多变却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而又委婉曲折。

周邦彦的词,艺术形象比较丰满,语言比较秾丽。他善于精雕细琢,在雕琢中能时出新意,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他还善于把古人诗句溶化到自己的词作里,作到巧妙自然。他的词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其词风对南宋的史达祖姜夔吴文英周密张炎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白雨斋词话),开启了南宋之后的格律词派,在词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艺术贡献

周邦彦的词作,内容不外乎男女恋情、别愁离恨、人生哀怨等传统题材,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不够广阔。他的成就主要在于兼收并蓄,博采诸家之所长,又摒弃它们的弊端,引导词的创作逐步走上富艳精工的道路。在他的词中,既有温庭筠的秾丽,韦庄的清艳,又有冯延巳的**、李煜的深婉,也有晏殊的蕴藉和欧阳修的秀逸。至于柳永的铺叙绵密乃至是*冶恻艳以及苏轼的清旷豪达,都能使后人窥知一二。同时,对于婉约词和豪放词的某些缺点,他也尽量避免。因此,周邦彦的词深得后人赞赏,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促进词体声律模式的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

《清真集》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应该说两种方向各有其成就。在提举大晟府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确定了各词调中每个字的四声,连同为仄声的上、去、入都不容混用,并创制了《六丑》《华胥引》《花犯》《隔浦莲近拍》等不少新调。他所作的词,格律自然是十分严谨,如《绕佛阁·暗尘四敛》的双拽头: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度河岸。

词中“敛”字上、去通读,“迥”、“动”、“迤”三字阳上作去,“出”清入作上,这样每个字都合四声,读来抑扬变化而和谐婉转,绝无吐音不顺而显得拗口的地方。这种词本身即富有音乐美,同乐曲能够完美配合。所以,当时上至贵族、文士,下至乐工、歌女,都爱唱周邦彦的词。

2.极讲究“章法”,即整篇结构

自柳永以来,长调逐渐流行。但这类词篇幅长,布局的讲究很费心思。而不少人写长调时,或是中间填上些丽藻充数,或前紧后松,或为了一两句佳句而敷衍成篇。在这方面,柳永的长处在善于井井有条地展开铺叙,苏轼的长处在以奔放的情绪一脉贯穿,而周邦彦要比他们更讲究章法,能精心地把一首词写得有张有弛,曲折回环。

如《兰陵王·柳》,这首词三叠三换头,声韵格律极复杂;而周邦彦写来十分工稳妥切,所以尤为乐师所爱。据毛开《樵隐笔录》称,直到南宋初,还“都下盛行”,“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其内容只是写客中送别,抒发倦游之情和惜别之情,而层次安排极富匠心。第一节由眼前之景引出回忆,再转回自身,点明送别主题,接着又翻回到屡屡折柳送客的往事,开阖变化之间,写足了客居京华的百无聊赖;第二节起笔宕开,追思旧游,很快以“又”字接上昨夜别宴场景,叹息旧交又少一人,然后借想象写朋友离去、彼此在相隔中相望的情景;第三节以二个短句起头,在急促的节奏中涌出一腔哀怨,随后节奏放慢,描绘离舟去后斜阳日暮,自己犹徘徊不忍去的情形,再展开往日温馨友情的追思,最后用“泪暗滴”的现实收束。这种反复回环、层层渲染的章法,就像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曲折变化,避免了一览无余的毛病。在周邦彦的词中,如《瑞龙吟·章台路》《六丑·蔷薇谢后作》等许多长调词,大抵都有这样的特点。

3.重视语言的锤炼,做到既浑成自然,又精致工巧

这表现于几个方面:

一是他善于化用典故和前人词句,能把它们融化在全篇中,显得天衣无缝,不留痕迹,所以张炎在《词源》中说他“善于融化诗句”,“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这种例子很多,甚至像《西河·金陵怀古》隐括了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两首七绝和古乐府《石城乐》,却也写得非常完整流贯,没有让人觉突兀不自然的地方。

二是他在善于运用典雅语言的同时,也善于运用浅俗的口语和民间俚语,如《**春》:

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

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而最难得的,是周邦彦无论用雅语还是俗语,都能够化雅为俗,化俗为雅,使它们在一首词中融为一个整体,不显得突出碍眼。

三是他对事物的观察很细腻,对意象的选择很讲究,所以语言的表现力很强,如《苏幕遮·燎沉香》上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后三句历来受人推崇,因为它传神地描摹出了雨后初晴的清晨荷叶在水面迎风挺立那种动态的、疏朗而秀拔的风姿。“一一风荷举”读起来是很浅的句子,实际每个字经过了细心的推敲。再如《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中“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在色彩的渲染和空间的布列上,可谓极工致精巧。

总之,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张炎、周密、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陈郁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认为学词的最高境界,就是到达他的“浑化”(周济《宋四家词选序》)。就连近代学者王国维,也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文

周邦彦以词闻名,亦擅属文。宋人陈师道说:“美成笺奏、杂著俱善,惜为词掩。”张端义说:“美成以词行,当时皆称之。不知美成文章大有可观。惜以词掩其文也。”陈郁说:“(美成诗)自经史中流出。当时以诗名家如晁补之张耒皆自叹以为不及。”

周邦彦最初成名之作是《汴都赋》,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中说他“由诸生擢为学官,声名一日震耀海内”。又说:“哲宗始置之文馆,徽宗又列之郎曹,皆以受知先帝之故,以一赋而得三朝之眷”。

周邦彦诗

周邦彦的诗集在元代即已散佚,现存诗作,如咏战马《天赐白》(七古)、咏古烈士《过羊角哀左伯桃墓》(五古),及其它古体诗,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知宋代文人颇严诗词之别,不在闺房作《生民》《清庙》之诗,悬“杏坛讲学”之图。但这也并不证明这些文人不关心国家大事、民生疾苦。近人论词,有的以作品中有否反映当时社会情况为优劣标准,倒是证明这些批评家自己不知道某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须知,宋人在诗中写景、叙事、说理、论道,就是不谈情说爱,而在词中,则赞美女性,诉相思,叙离恨。北宋人一般不在词中反映社会问题,直到南宋,才在词中谈论国家大事。因此,像周邦彦这样一位言情圣手,在他的诗中绝对看不到他在词中所表达的情调与观感,这就很可以看出宋代文人一般的风尚。

周邦彦书

在书法上,周邦彦也颇有造诣。他擅长写正书、行书,曾有手写词稿藏于张宓家中,今已不存。

周邦彦历史评价

周邦彦宋

强焕称周邦彦的词“摹写物态,曲尽其妙”。(《片玉词·序》

陈振孙:清真词多用唐人诗语,檃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直斋书录解题

沈义父: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而无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乐府指迷

陈郁:……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知美成词为可爱,……。(藏一话腴

周邦彦元

刘肃:周美成以旁搜远绍之才,寄情长短句,缜密典丽,流风可仰。其征辞引类,推古夸今,或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真足冠冕词林,欢筵歌席,率知崇爱。(陈元龙集注本《片玉集序》

张炎:①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闲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后,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调之声稍传。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美成负一代词名,所作之词,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而于音谱且闲有未谐,可见其难矣。②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耆卿、伯可不必论,虽美成亦有所不免。如“为伊泪落”,如“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如“天便教人,霎时得见何妨”,如“又恐伊,寻消问息,瘦损容光”,如“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晌留情”,所谓淳厚日变成浇风也。(均引自《词源

周邦彦明

王世贞:美成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以故价微劣于柳。然至“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艺苑卮言

曹溶:豪旷不冒苏辛,秽亵不落周柳者,词之大家也。(《词话·序》

周邦彦清

彭孙遹:美成词如十三女子,玉艳珠鲜,政未可以其软媚而少之也。(金粟词话

周济: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如颜平原书,虽未臻两晋,而唐初之法,至此大备。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矣。读得清真词多,觉他人之作,都不十分经意。钩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钩勒便薄,清真愈钩勒愈浑厚。(介存斋论词杂著

戈载:清真之词,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其音节又复精妍和雅,最为词家之正宗。(《宋七家词选》

刘熙载:①周美成词,或称其无美不备。余谓论词莫先论品。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一个贞字。是以士大夫不肯学之,学之则不知终日意萦何处矣。②周美成律最精审,史邦卿句最警炼,然未得为君子之词者,周旨荡而史意贪也。(均引自《艺概

周邦彦近现代

周邦彦诗意图(3张)

冯煦:陈氏子龙曰:“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以儇利之词,而制之必工炼,使篇无累句,句无累字,圆润明密,言如贯珠,则铸词难也。其为体也纤弱,明珠翠羽,犹嫌其重,何况龙鸾?必有鲜妍之姿,而不藉粉泽,则设色难也。其为境也婉媚,虽以惊露取妍,实贵含蓄不尽,时在低回唱叹之馀,则命篇难也。”张氏纲孙曰:“结构天成,而中有艳语、隽语、奇语、豪语、苦语、痴语、没要紧语,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毛先舒曰:“北宋词之盛也,其妙处不在豪快而在高健,不在艳冶而在幽咽。豪快可以气取,艳冶可以言工,高健幽咽,则关乎神理,难可强也。”又曰:“言欲层深,语欲浑成。”诸家所论,未尝专属一人,而求之两宋,惟片玉、梅溪(指史达祖),足以备之。周之胜史,则又在浑之一字,词至于浑而无可复进矣。(《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陈廷焯: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白雨斋词话

陈世宜: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声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周词的评价以贬低居多:

  •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 周美成词多作态,故不是大家气象。

而在《清真先生遗事》中,王国维则从**、声调等方面赞美周词:“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柳永)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惟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夏敬观: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手评乐章集》

夏孙桐:清真词平写处与屯田(柳永)无异,至矫变处自开境界,其择言之雅,造句之妙,非屯田所及也!(《清真词释》引

王易:殿北宋之末,而集其大成,有二人焉:曰周邦彦、李清照。……美成词,诚能汇前此晏、欧、秦、柳之长,而成一大派;树后此姜、史、吴、张之鹄,而开其大宗。(词曲史

游国恩:到北宋后期,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词人更以典雅工丽之词为这没落王朝点缀升平,把宋词引向了脱离现实的道路。南宋中叶以后的词家如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虽面目各有不同,主要是继承周邦彦的词风继续发展的。(《中国文学史》

叶嘉莹:①顾曲周郎赋笔新,惯于勾勒见清真。 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当年转益亦多师,博大精工世所知。更喜谋篇能拓境,传奇妙写入新词。早年州里称疏隽,晚岁人看似木鸡。多少元丰元枯慨,乌纱潮溅露端倪。②周邦彦是个结北开南的人物,他是集结了北宋的大成,而开拓了南宋先声的人物。……他不是以感发取胜,变成了以思力取胜了。(均引自《唐宋词十七讲

周邦彦主要作品

周邦彦词集

周邦彦的词集有南宋杨**、方千里、陈允平三家的和词。其词集在宋代时已有单刻传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著录有《清真词》2卷、《后集》1卷,曹杓注释。现存周邦彦词集有两种版本:一为《片玉集》10卷,宋陈元龙集注(《宋刊片玉集》),有《疆村丛书》本、《宛委别藏》本、《景印宋金元明词》本。为流传至今周词旧注的较好较早的注本;一为《清真集》2卷、集外词1卷,有元刊本、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王鹏运四印斋刻本、西泠词萃本。

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有吴则虞校点本《清真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出版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中华书局又于2002年出版孙虹等《清真集校注》。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清真集》。《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180余首。

周邦彦代表词作

《兰陵王·柳》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西河·金陵怀古》

《六丑·蔷薇谢后作》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瑞龙吟·章台路》

《花犯·粉墙低》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苏幕遮·燎沉香》

《少年游·并刀如水》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满庭芳·风老莺雏》

《**子·新绿小池塘》

《关河令·秋*时晴渐向暝》

《过秦楼·水浴清蟾》

《大酺·春雨》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解语花·上元》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琐窗寒·暗柳啼鸦》

《解连环·怨怀无托》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

《蝶恋花·早行》

《夜飞鹊·别情》

《尉迟杯·离恨》

《**子·枫林凋晚叶》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点绛唇·台上披襟》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绕佛阁·暗尘四敛》

《应天长·条风布暖》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浪淘沙慢·晓*重》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菩萨蛮·梅雪》

《还京乐·禁烟近》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点绛唇·伤感》

《蓦山溪·湖平春水》



表格参考资料

周邦彦文集

周邦彦的文集有南宋楼钥编的《清真先生文集》24卷,但元人编的《宋史·艺文志》集类所著录《清真居士集》只有11卷。宋人有见其文者。其成名作《汴都赋》因为收在《皇朝文鉴》之中,流传至今。他的别的文章如《操缦录》5卷,《清真杂著》3卷,皆已不传。

周邦彦诗集

周邦彦的诗集在元代即已散佚。清初厉鹗、马曰琯等因编《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6首。后清末丁立中得六首,王国维得断句诗2首。近人罗忼烈复从《永乐大典》等书,多方搜辑,共得古近体诗34首。

周邦彦轶事典故

周邦彦精通音律

周邦彦在宋代“以乐府独步,学士、贵人、市侩、伎女皆知其词为可爱”。当时歌女以能唱周词而自增身价。南宋末年,词人张炎(彼时离周邦彦生活的时代已近二百年)遇见名伎沈梅娇、车秀卿,犹能唱周词,可见其社会影响。这与周邦彦妙解音律相关。周邦彦的歌词声音谐美,顺口悦耳,非其它生硬俗滥的作品可比。他的堂名“顾曲”,即用三国时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可见其对音乐造诣的自负。

周邦彦情迷师师

据《耆旧续闻》(南宋人陈鹄著)等**述。周邦彦与当时的**花魁李师师往来密切。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将他同李师师求欢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在雪压城门之际恨不能“胜”徽宗,看着李师师的纤指剥去橙子皮而无言面对现实的残酷,只求能在师师的“锦幄”下求的一时“初温”,情绪绵绵,对面坐下听师师弹琴弄弦。悄悄地发问:晚上住哪儿?引用李师师对徽宗说过的话“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借指李师师的用意是打发徽宗回去,于是在徽宗“休去”后,才得来这“少人行”的绝好相会时机。赞师师的机智。李师师很喜欢,笑纳了。天将拂晓,周邦彦才独自匆匆归去。(另有一种说法《少年游·并刀如水》中的译文是:路滑霜浓,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这里是挽留徽宗“休去”。)

谁知有一次在与宋徽宗云雨之后,李师师竟然忘情地把《少年游》这首词当着徽宗的面唱了出来,宋徽宗一听,就明白那天在李师师家的事被人知道了。他问李师师填词的人是谁。李师师不敢隐瞒,说是周邦彦。于是,第二天,宋徽宗就下令把周邦彦贬出京城。

宋徽宗又去李师师家的时候,李师师不在。过了一会儿,李师师回来了,但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宋徽宗问她去了哪里,李师师说送人去了。宋徽宗马上问她,是不是送周邦彦去了。李师师点点头。宋徽宗问:“他又写了什么东西没有?”李师师说填了一首《兰陵王·柳》。宋徽宗让她唱来听,李师师就唱道:

柳*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听了以后,觉得周邦彦确实是个人才,就赦免了他,让他做了大晟府提举。这一传闻被认为“出于附会”,不足为据。一些人还认为,李师师一事的主角应是李邦彦,后经误传才被张冠李戴于周邦彦头上。

周邦彦寄词楚云

周邦彦在姑苏时,曾与营妓岳楚云相恋。大观三年(1109年),周邦彦“从京师过吴”,听说岳楚云已经嫁人。在苏州守臣蔡峦子所设的款待筵席上,周邦彦正好见到了岳楚云的妹妹,于是作《点绛唇》词一首,让她转交给岳楚云。其词曰:

伤感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据说岳楚云得词后,悲伤不已,“感泣累日”。

周邦彦人际关系

周邦彦亲属

  • 父辈

钱塘周邦式、周邦彦家族世系图,取自张耀征主编《周氏源流志》[24]

父亲:周瓛

叔父:周邠,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官至朝请大夫、轻车都尉。与苏轼有诗词酬唱往来。

  • 兄长

周邦式,字南伯。元丰年间进士。历任提举江东常平、淮南运判、尚书度支郎、提点淮西刑狱。积官中大夫。

妻子

王氏,与周邦彦相得,有贤淑之名。逝世后周邦彦为她作《祭王夫人文》。

  • 儿子

周邦彦有子二人:长子周芳,次子周莘。徙居奉化县,为汝南安城周氏“奉化派”。

周邦彦友人

游酢,在周邦彦任秘书郎时与其在开封交游。

周邦彦史料索引

关于周邦彦生平,主要见《东都事略·文艺传》及《宋史》卷444《文苑传6》。《咸淳临安志·人物传》《清真先生文集序》等也有记述。近代以来,还有《清真先生遗事》《清真居士年谱》等文献整理其生平。

周邦彦人物争议

周邦彦生卒年

关于周邦彦的生卒年,主要有两种说法:

  1. 嘉祐元年(1056年)生,宣和三年(1121年)卒。大部分文献资料持此说,如唐圭璋编纂《全宋词》“周邦彦”条,成生、赵治中《周邦彦年谱》。

  2. 或嘉祐三年(1058年)生,宣和五年(1123年)卒。如近人陈思撰《清真居士年谱》。

周邦彦人品词风

历代词家对周邦彦的作品有不同的评价,但这些争论主要体现在词风雅俗之辨的层面上,到明清乃至近代以后,曹溶、刘熙载、王国维等人的议论已隐然有讥讽人格的意味。但随着认识的深入,王国维在考证《清真先生遗事》之余,认为“先生立身颇有本末”,更誉之为“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否定说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人受20世纪中期**环境的影响,对周邦彦其人其词痛加挞伐;或沿袭《宋史》及宋人笔记之说,以“疏放少检”四字为周邦彦画像,对其词的肯定也有限,以下列举数说:

  • 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中表示清真词“迎合那个腐朽王朝里**声色的士大夫们的胃口、由于内容的单薄与无聊”而“只能在艺术技巧上争胜”;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周邦彦是“长期过着放浪生活、在职务上又不得不直接以文艺去奉侍皇帝和贵族的词人”,而其词“不过是把一些寻花问柳的生活用华丽的辞藻装潢起来,加以美化,而且,有时总不免要透露出一些**的底子来”;

  • 谢桃坊《北宋文化低潮时期的周邦彦词》一文认为周邦彦具有“封建士大夫的卑劣意识”,而“品格和意趣的低下正是清真词的根本**”。

此外,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1982)与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1999)等,以《宋史》及张端义《贵耳集》、周密《浩然斋雅谈》、王灼《碧鸡漫志》诸书所记为据,认为周邦彦为人放荡,评价其作品时亦不免语带微讽,就连他的博涉书史,也成了会带来**影响的“流毒”。上述诸说影响甚广,令相当一部分人对周邦彦形成了人品不佳且清真词格调不高的综合印象。21世纪以来,有学者重提周邦彦人格卑下之说,并提出了他比附**、媚事权贵的新论。

肯定说

与上述诸说相反,吴世昌、刘扬忠、罗忼烈、钱鸿瑛等学者在大力肯定清真词艺术成就之外,延续王国维《遗事》一文考辨史实的思路,对周邦彦的生平事迹精研细究,着重澄清宋人笔记小说凿空造臆之谬,认为其辞赋诗文皆可为其**态度与思想品格辅证,进而断定“邦彦算得上一个立身有本末的正直文人”。

周邦彦影视形象

2007年电视剧《清风明月佳人》:刘大为饰周邦彦。

周邦彦后世纪念

按《咸淳临安志》记载,周邦彦墓在临安府的南荡山。其位置大致位于今浙江杭州西南郊周浦一带。

zhua曲子白渡白颗

上一篇:刘自立
下一篇:黄庭坚

周邦彦相关百科


周邦彦相关文章


韩语转换器 VS 中文韩文转换器

韩语转换器 VS 中文韩文转换器

中文韩文转换器:现代语言沟通的桥梁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语言沟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随着中国与韩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文韩文转换器作为一项实用的工具,正在逐渐被广大人群所接受和应用。在以下的场景中,我们将一同了解这个强大的转换器如何为

2025年4月6日 22:00

谷雨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谷雨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谷雨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谷雨节气吃什么食物养生)

谷雨节气养生饮食指南谷雨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季与夏季的过渡时期。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人体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以保持健康。在谷雨节气中,饮食养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谷雨节气应该吃什么食物来养生。一、谷物类食物谷物

2025年4月6日 10:11

柿叶,柿叶猪油膏被国家禁止了吗

柿叶,柿叶猪油膏被国家禁止了吗

关于“柿叶猪油膏被国家禁止了吗”的疑问解答尊敬的网友们:大家好!针对近期网络上关于“柿叶猪油膏被国家禁止了吗”的疑问,特此作出以下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柿叶猪油膏作为一种传统食品或民间偏方,其是否被国家禁止,主要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国家相

2025年4月5日 11:01

狮,狮组词

狮,狮组词

狮组词与自然界的王者——场景化思维下的探索在浩瀚的词汇海洋中,有些词语天生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其中,“狮”字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我们提及“狮”这个字时,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雄壮、威武、力量等词语。本文将通过场景化解决问题的思维

2025年4月4日 07:10

王羲之书法——王羲之书法成就

王羲之书法——王羲之书法成就

王羲之书法成就一、概述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艺术不仅在古代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书法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独特,影响深远,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二、书法技艺

2025年4月4日 03:00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 VS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_第1集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 VS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_第1集

亲爱的小伙伴们,近期注意到有不少网友对于“揭竿而起的主人公_第1集”的内容感到好奇,作为一名网站编辑,现在就来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解答。首先,要弄清楚“揭竿而起”这个典故的由来。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它通常用来形容反抗压迫、

2025年4月3日 21:40

朗生(朗生板材官网)

朗生(朗生板材官网)

朗生板材官网:优质家居建材的选择一、朗生板材官网概述朗生板材官网是一个专注于家居建材领域的电商平台,其中特别以板材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为主。网站上提供了丰富的板材产品信息,包括各种类型、规格、材质的板材,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该网站还提供

2025年4月3日 21:11

倾巢出动的意思(倾巢出动的意思和造句)

倾巢出动的意思(倾巢出动的意思和造句)

倾巢出动的意思和造句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常用的成语——“倾巢出动”。一、成语释义“倾巢出动”是一个形容词语组,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场合下的大规模集体行动。其字面意思是像把整个鸟巢里的鸟都驱赶出来一样,用来比喻人时则指某团体或群体将全部

2025年4月3日 18:20

勃组词二个字——勃2个字组词

勃组词二个字——勃2个字组词

文章主题:勃2个字组词文章简介:本文将围绕“勃”字展开,通过组词、解释词义、举例说明等方式,深入探讨“勃”字在语言中的运用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正文:一、勃字的组词“勃”字在汉语中可以组成许多词语,如勃发、勃然、勃起等。这些词语中,“勃”字

2025年4月3日 15:21

在rt三角形abc(在rt三角形abc中,角c=90°)

在rt三角形abc(在rt三角形abc中,角c=90°)

在数学几何学中,RT三角形,也就是直角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形状。本文将探讨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等于90°的多种相关内容,分别从其定义、性质、定理及其应用等角度进行说明。一、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当角C等于90°时,该三角形即为

2025年4月3日 09:50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形状的纸张。有时候,我们会突发奇想,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几何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场景

2025年4月3日 01:50

礼服:礼服衬衣图纸

礼服:礼服衬衣图纸

探索礼服衬衣图纸的魅力与实用——从设计到成品的华丽转变在一个熙熙攘攘的都市之中,午后温暖的阳光斜照在办公室的窗户上。网站编辑小明正在筹备一篇关于“礼服衬衣图纸”的文章,旨在让读者感受到从设计到成品的每一个细节,体验到这份美丽背后的故事。图纸

2025年4月2日 09:11

leiyang VS 雷洋

leiyang VS 雷洋

雷洋事件及其解决思维雷洋事件,作为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将通过场景化解决问题的思维,对雷洋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索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一、场景构建场景一:事件发生现场雷洋因涉嫌嫖娼

2025年4月2日 08:40

杜甫的诗歌 VS 杜甫的诗歌风格特点

杜甫的诗歌 VS 杜甫的诗歌风格特点

好的,我将以网站编辑的口吻来为大家解释一下“杜甫的诗歌风格特点”。关于杜甫的诗歌风格特点,一直是文学爱好者们热衷探讨的话题。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

2025年4月2日 07:50

鸡口牛后的意思,鸡口牛后的意思一样的歇后语有什么

鸡口牛后的意思,鸡口牛后的意思一样的歇后语有什么

鸡口牛后的意思是指宁愿选择小而好的事物,也不愿意选择大而差的。这种思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面对选择时。那么,有哪些歇后语的意思与鸡口牛后相似呢?一、歇后语:小题大做场景一:一家小吃店里,顾客点了一份简单的炒饭和一杯饮料。厨师

2025年4月2日 07:10

2017年4月13日(2017年4月13日出生现在几岁)

2017年4月13日(2017年4月13日出生现在几岁)

在说明"2017年4月13日出生现在几岁"的内容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基准时间点,然后通过计算当前时间与基准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来确定年龄。一、确定基准时间点基准时间点即为该人出生的日期,也就是2017年4月13日。二、计算年龄当前年份需要

2025年4月2日 05:40

仇富:仇富读读qiu还是chou?

仇富:仇富读读qiu还是chou?

“仇富读读qiu还是chou”是一个关于中文词汇发音的问题,特别是在拼音中的误读情况。接下来将详细地解析这一问题,同时尝试采用模拟的场景化解决问题的思维来解释。一、关于“仇富”的发音“仇富”这个词的拼音为“chóu fù”。其中,“chou

2025年3月31日 12:30

李俊和:李俊和搞笑一家人?

李俊和:李俊和搞笑一家人?

“李俊和搞笑一家人”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一个名为李俊的角色以及他与一个家庭之间发生的搞笑、轻松的日常生活故事。以下是对这一内容的详细说明:一、基本背景“李俊和搞笑一家人”通常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喜剧故事系列。在这个故事中,李俊作为主角或重要角色

2025年3月30日 08:30

月老祠:月老祠三生石放不了?

月老祠:月老祠三生石放不了?

月老祠前:三生石放不下的缘与命夜幕渐渐降临,灯光点缀的庙宇静谧而深邃,显得古色古香,格外地宁静祥和。一座小巧精致的月老祠坐落其中,在风中摇曳的灯笼映衬下,更显庄重而神秘。这里,有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月老祠的三生石上,可以寄托着世人的情思和

2025年3月29日 21:01

从从从造句三年级:从从从造句三年级短一点?

从从从造句三年级:从从从造句三年级短一点?

从从从造句,启迪三年级学生的创意之路在三年级的小学课堂上,文字游戏和造句活动常常是激发孩子们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有效方式。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从从从造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游戏,更是一个培养孩子们逻辑思维和创意表达的过程。一、为

2025年3月29日 20:11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